红斑狼疮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胃癌在发现前往往都无症状早筛早诊 [复制链接]

1#
话不多说,先来看病例:病例一患者65岁男性,有长期吸烟和饮酒病史,经问卷筛查为高风险人群,但患者自觉没有胃部症状,担心胃镜检查不舒服,不愿意筛查胃镜,后经家人反复劝说,才同意做胃镜检查。胃镜发现胃大弯侧见一大小0.2cm的盘状隆起,中央凹陷。病理报告组织学分级:高级别上皮内瘤变(WHO标准)/分化型腺癌(Tub1,日本标准),背景粘膜:慢性重度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患者和家属猝不及防,难以置信。直到入院准备手术时,住院病历的现病史记录仍是「无腹痛腹泻、无饱胀嗳气、无恶心呕吐等症状」。病例二患者64岁女性,上腹饱胀不适,嗳气、返酸、无胃部疼痛,近1个月来,多次在凌晨3点出现腹泻,仅有大便潜血阳性,自己和家人都认为可能肠道出现了问题,于是参加了防癌筛查,同时做了胃镜和肠镜,胃镜发现胃小弯侧有一个巨大溃疡,表面渗血,覆有污苔。病理报告为「中-低分化胃癌」,患者和家属难以接受,拉肚子,大便有潜血,原以为是肠道有问题,居然发现是胃出了大问题。并且这么一个大的胃溃疡面,居然没有感到明显的胃痛!两个典型案例的患者和家属都出现了一个同样的疑惑,都发展到恶性肿瘤了,为什么没有明显的不适和症状?另外,为什么一个病理标本有两种诊断:一种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即癌前病变(WHO标准),一种却是胃分化型腺癌(Tub1日本标准),是不是把胃癌的诊断扩大化了?下面我们就追本溯源,看看症状和诊断究竟有什么需要辨析的问题?胃癌有哪些报警信号?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②胃部疼痛,③恶心、呕吐,④出血和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⑤其他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病例分析病例一的患者长期吸烟和饮酒病史,酒精是一类致癌物致癌物,烟草是一类致癌物,患者胃镜病理的背景粘膜是慢性重度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危险因素至少符合3条。对于病例二,首先,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HP)已定性为一类致癌因子,HP感染引起慢性胃炎,进而导致胃粘膜萎缩、肠化,胃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几乎为80%,萎缩性胃炎患者检出率更高达90%。其次,嗳气返酸,这个患者的一些症状比如上腹饱胀不适,食欲减退、嗳气返酸,貌似胃炎,常常被患者和家属延迟就医或忽略。但实际上反酸的症状,大多符合胃溃疡的表现,特别是反酸和隐痛,是由于进食后刺激胃酸分泌,刺激胃溃疡面,多表现为进食疼或进食后反酸。第三,合并腹泻,其实腹泻的症状是因胃粘膜萎缩、胃酸减少、胃排空加快导致。第四,年龄因素,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胃癌一般无明显不适。是不是把胃癌的诊断扩大化了?1.WHO分类将胃癌前病变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中隆起性病变称为腺瘤。腺瘤根据分化方向分为肠型和胃型,胃型又分为幽门腺型和小凹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日本的腺癌。2.日本标准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不存在的,日本标准中只有腺瘤和腺癌。不论其隆起、平坦或凹陷都称为腺瘤,分为肠型及胃型(幽门腺型),而小凹型上皮内瘤变/腺瘤则归入高分化腺癌。目前在日本,大部分凹陷性腺瘤即使呈轻度异型性也被诊断为高分化腺癌。3.即使是低级别瘤变,若出现不能忽略的乳头状/绒毛状结构,应诊断为癌,乳头状/绒毛状结构作为诊断癌的有力证据。因此,日本高分化癌不仅包括了WHO胃癌分类中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高分化腺癌,而且包括部分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如果是肿瘤性病变,按日本标准来说就非常简单了,不是腺瘤就是腺癌。由于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临床处理标准和规范基本采用日本标准,其病理也相应按照日本标准,可将WHO的标准作为参考,对患者下一步处理就至关重要了。此例病理报告就出现了以上的情况:将WHO标准与日本标准同时并存,力争临床和病理处在同一个频道,标准达成一致。患者把胃癌的诊断扩大化的担忧就不存在了,因为ESD的临床处理规范早就按日本标准进行了。通过以上症状和诊断的辨析,那些猝不及防是由于没有进行消化道疾病和癌症的早筛、早诊、早治,为避免出现以上案例发展到恶性肿瘤的一步之遥,请重视和参加早筛、早诊、早治。排版

鹤儿题图

站酷海洛参考文献:朴正华,丁小云,蒋海忠,沈晓涵.日本胃腺瘤及早期高分化腺癌的病理诊断[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37(1):11-14.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