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由来溯源
说起粮食,人们自然了解其重要性。这不仅与我们的饭碗有关,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大事。提及最熟悉的食物,我们就会想起平时所吃的大米和面食,还有营养学家不断倡导均衡营养搭配饮食的五谷杂粮。然而,这些与我们一日三餐息息相关的粮食,当初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见的样子,它们的生长与蜕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见证其意义非凡的进化历程。
时间上溯至约五百万年前,那时的地球已经出现了人类,随着时间推移,人类活动踪迹逐渐遍布全球。在漫长的狩猎时代,人们以狩猎和采摘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大自然的动物与植物成为了人类的粮仓。
人类饮食结构的变化,是从原始农业与畜牧业出现以后开始的,饮食内容转变为稻谷、兽肉与乳制品。在取火和陶器制造出现以后,饮食方式也从茹毛饮血的生食转变为加热烹制的熟食,作为人类主食稻米的驯化与培育,更在饮食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细述粮食的种植历史,要从一万五千年前说起,末次冰期之后,东亚大陆上的冰层开始融化,逐渐开始变得适合人类居住。河流冲击的平原地区,生长有大量野生禾木科植物,其成分含有淀粉,成为了人们摄取食物能量的主要来源,后来,人们学会了作物驯化种植,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农业。
据统计,在全世界超过六百多种最重要的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有一百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五分之一。可以说,中国对世界粮食生产和饮食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中国作为世界上八大作物起源地中最重要的一个,在农业上拥有四大品类,即粟、稻、菽、茶,对世界粮食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最早种植粮食作物,是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那时位于*河中游两岸,华夏人群先祖开始人工种植黍,后来又有了粟和稷,这为华夏先祖人群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稷后来出现在名词“社稷”中,即以其隐喻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体现了粮食的重要性。
从野生禾本植物到真正的粮食,这个驯化过程是漫长的。野生的粟也就是狗尾草,吃起来口感极差,只有在闹粮荒的年代,才会被人们勉强用以果腹。人们为了能种植出适合食用的粮食不断探索。
我国现代两大最主要粮食品类之一的水稻,有着超过万年的历史,而且中国还是水稻的原产国。但中国古代历朝*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多在北方,汉代超过八成人口居住于北方。到了唐朝,仍约有六成人口在北方生活,他们都不是以水稻为主食,那这期间大多数北方人吃得又是什么呢?
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北京东胡林遗址、河北南庄头遗址等考古发现,当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粟,也就是今天的小米,其作为主食的领先地位在历史上维持了数千年,更留下了厚重的文化印记。
从北方到南方种植粟
曦光晨眠在谷地里粟(谷子)粟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为禾本科狗尾草属草本植物,是由狗尾草人工驯化而来,中国北方俗称谷子,脱壳后称小米,南方通称小米。原始农业起源认为粟作农业发端于山地边缘,这符合中国粟遗存的分布特点,这些地区的农耕有着相当长的发展期。
*河流域拥有作物种植优势,为我国农耕文明重要的起源地,*土高原地处*河流域中上游和海河上游,主体特征表现为农业成熟早。*河流域的人们很早就开始培育、驯化和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粟由于耐旱、易培育等优点,比较适于*河流域气候与土壤,因此粟成为*河流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品种。
粟的种植驯化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河流域居民早在一万两千年前,就开始尝试种植粟。史前粟作从萌芽和驯化、发展直至达到兴盛阶段,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取代了黍,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粟作经两汉种植培育,到了魏晋、南北朝达到了繁荣,粟在这期间也由此成为五谷中的首要作物,产量上也从早期的九十斤提高到一百二十斤左右。粟作为赋税粮种从汉代一直延续到唐代。随着王朝统治范围的扩大,南方本来不是粟类作物适宜种植的地区,但出于向中央王朝缴纳赋税的需要,也不得不规模性种植粟。
粟被引种到我国南方地区后,由于南北气候条件不同,生态环境差异极大,而粟所具有的固有作物属性,也使得我国南方和北方粟类作物的种植技术,相应地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北方,粟的种植是采用了“区种法”和“代田法”,而在南方山区则只能使用“刀耕火种”进行种植。
关于粟的起源历史考证,通过种植区域分布和考古证据,都证明我国是粟最早驯化的国家。目前我国共发现近六十处粟的考古遗存地,从地理分布来看,以*河中上游地区为中心占有绝对优势,中国范围内的其他地区逐层扩展,呈现阶梯式分布。
我国作为粟的栽培起源地,在世界上种植历史最为悠久,也是粟种植面积最大,耕作与加工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世界上近九成粟的栽培,都是由中国外传至世界各地。
长江流域河姆渡人驯化水稻
曦光晨眠介绍庄稼水稻我国南方与北方气候的差异,也决定了作物种植的不同,粟更加适合北方气候与土地特性,而南方地区则更适合于水稻的生长特性。水稻喜爱水热性气候、需要大量水资源的作物,非常适合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种植,产量非常高,种子通常可以收获二十倍左右的水稻。
水稻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被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作为主食,仅在亚洲,就有二十亿人以大米及其制品中摄取热量与蛋白质。全世界三成左右稻米来自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产地,水稻的成功栽培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但水稻种植的初期产量较少,成为粮食中的奢侈品,伴随着种植技术的改良,产量才得以逐步增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学者在我国位于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古稻谷,这包括大量稻谷、水稻壳、秆、叶等堆积物,厚度达到了二十到五十厘米,最厚处超过一米。堆积中的稻类遗存如果折算成新鲜稻米,重量可达数万斤之多。除稻谷堆积物外,考古学者还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相当数量用于平整水田和修治沟渠的骨耜。
由此推断稻作史,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时期,那时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人将稻米作为主食,说明稻作农业已经进入到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河姆渡遗址所发现的大规模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水稻遗存,都充分证明了我国就是水稻的故乡。
水稻是野生稻驯化改良后的人工品种,栽培稻含有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亚洲野生稻最早则是在我国长江流域被驯化。在研究河姆渡出土稻壳小穗轴特征时发现,已存有大量驯化稻谷。野生稻的不便食用的特征逐渐被驯化改良,未成熟时会张开的野生稻穗变得闭合,芒刺也缩短并消失,稻籽颜色则由深色变成白色。
水稻的成功驯化和种植,为人们解决了饮食问题,获得了规律的作息,从而体质得以增强。河姆渡时期的居民,所居住的干栏式的建筑,具有良好的透风防潮作用,其在地上埋桩,上面辅木地板,再在上面盖房子。在干栏式建筑内部可以储存粮食,这也更加合理地解决了在冬季食物短缺季节的饮食问题。
人们在衣食无忧之后,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娱乐和改善生活质量。于是,在考古中也发现了乐器与装饰品,直至酒器的出现,也更加说明了粮食的产量大增,有盈余部分可用于酿酒。牲畜的饲养和放牧,为河姆渡人带来了更加稳定的生活补给来源,而肉食与奶制品则更加丰富他们的营养结构。
河姆渡出土的众多文物,都见证了那个时期的文明踪迹。表明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农业经济和家畜饲养已逐渐走向发达,他们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勤劳耕作,已拥有了远古文明社会的雏形。人们不再仅满足于衣食无忧,还开始追求更多的心灵共鸣和传达,乐器的创造和音乐创作的出现,体现了精神与文化层面的萌芽,在更多被制造出来的器物上,还存在更加丰富的图案,传达了他们独特的思想智慧。
我们纵览世界版图,会发现海河流域成为文明诞生与发展的生机谷地,处于世界范围内,多条河流都孕育出了不同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组成的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河与长江流域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
长江横贯华夏大地,长达六千公里,堪称世界第一水能大河,尽管总长超过了*河,然而长江流域等所诞生的古文明之前却鲜为人知。但伴随着长江下游一带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以及地处湘江与潇水流域的湖南道县玉蟾岩水稻遗址的发现,历史再次被刷新,也更加印证了我国作为水稻发源地的史实。
华夏大地源源不断的河流如同庄稼的命脉,滋润着水稻茁壮成长,我们的祖先收获了丰硕喜人的稻米。水稻被传播至地球多个国家和地域进行种植,这不仅哺育了人类的繁衍生息,更推动了世界历史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大豆传遍世界
曦光晨眠介绍粮食大豆大豆古称为菽,俗称*豆,是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大豆原产我国,已有近五千年的种植历史。先秦时期对豆类的称呼为“菽”,“豆”字开始并不是指“菽”,其甲骨文形似高脚盘,是上部有盖的器皿,被用作礼器。秦汉以后,“豆”字逐渐代替了“菽”字。
战国春秋及之前,黍和稷是人们最主要的两种主食。菽在春秋时期开始逐步取代了黍的地位,成为北方地区仅次于粟米的主要食物。菽能取代黍的地位,主要取决于菽适应性强,产量大;石磨的发明,让大豆可以研磨成粉,更容易煮熟、咀嚼,口感也得到改善。
面食是在西汉开始得以发展,麦与粟成为了*河流域两大粮食作物,大豆种植相对战国时期下降,由主食逐渐变成副食。到了东汉时期,*河流域大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到了南北朝时期,又出现禾菽并重的情形。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公元二百年到公元六百年,正值整个地球的寒冷期,此阶段称为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结束后,大豆作为种植粮食作物,和小麦、高粱等禾谷作物一起出现减产,后来大豆种植除*河流域外,又扩展到东北地区和南方。宋代初年为了在南方备荒,曾在江南等地推广粟、麦、黍、豆等,南方的大豆栽培因此得以发展。
大豆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含有低分子可溶性糖类的总称,具有甜度低、热量低、耐酸、耐高温的特点。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中国的大豆,作为优良的粮食品种被传播至世界各地。约在公元前三到二世纪期间传入朝鲜,而后又从朝鲜引入日本,在六世纪左右又由海路传至日本九州一带。欧美种植大豆很迟,清代乾隆年间曾引入英法,但仍未正式进入大田栽培。
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维也纳万国博览会上中国大豆隆重登场,进行展览后,先后被奥地利、匈牙利、美国、俄国等引种,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豆栽培遍及世界各国。中国的大豆和茶、丝一道被称为出口的三大名产,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小麦从西亚传入中国
小麦小麦属于三大谷物之一,是世界上主要的谷类作物,起源地在西亚,后来传播至中国,逐渐取代了原有粟类粮食作物的地位,成为了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我国北方地区作为主食的面粉,即小麦加工而成,小麦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
当谈及我们平时食用的面条,有一些人以为是意大利人发明,但在中国青海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四千年前的面条。这说明中国人食用面条远在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之前。不过,当时的面条是由粟和黍粉制作,而不是由小麦面粉制作。
小麦发源于西亚新月地带,其分布地带大体包括当今的以色列和伊拉克地区等,还涵盖了两河流域。小麦的传播到达中亚以后,速度减缓甚至停滞。考古研究显示,早在距今七千年前后,小麦已经传播到了中亚地区的西南部,但迟至数千年后才继续向东进入了东亚地区。
小麦诞生的西亚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阴冷湿润,降雨集中与冬春季节。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这种降水季节的差别对小麦的生长影响很大。因此小麦在向东传播受阻主要原因,归根于是西亚和东亚气候不同。
小麦作为夏收作物,要在冬季播种,春季生长,夏季收获。春季是作物生长期,需要水分滋养灌溉,但东亚地区的春季普遍降雨极少,在历史上中国北方即有“春雨贵如油”的诗句,这种状况不利于小麦生长期中的拔节和灌浆。而到了夏季频繁的降雨又影响了小麦的成熟和收获。所以,如果缺乏人工灌溉,东亚地区实际上是不适合小麦的生长和种植。这应该是造成了小麦在东传过程中速度逐渐缓慢的主要原因。
然而史实证明,小麦最终还是传到了东亚地区,并进入到我国的*河中下游地区,种植过程中逐步取代了本土粮食品种粟和黍,成为了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从而形成了现今中国“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
小麦在四千年前传到我国时,起初种植较少。人们当时将小麦像稻米一样食用,但坚硬难咀嚼,且口味并不理想,更是消化困难。直到后来发明了石磨,开始磨制面粉制作面食,小麦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后来传到我国南方地区。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约有二十余处考古遗址发现小麦遗存。这些遗址大多数分布在*河流域一带,按考古学文化区域的划分可分为三个部分,从东向西依次是海岱地区、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
中唐以后,稻渐渐替代了粟的粮食地位,麦也紧随粟其后,被北方普遍种植。粟与麦进行种植推广之后,小麦逐渐取得了粟的地位,其标志事件为,公元年,唐德宗建实行的“两税法”将麦作为赋税征收对象。时间到了宋代,中国主粮仍为粟、麦、稻,但各自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北方小麦生产消费已远超了小米。
到了宋元,水稻作为粮食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粟的地位被麦所逐步替代。长期以来以粟为主的粮食结构被稻和麦所替代。随着麦在北方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粟逐渐走向次要粮食储备,时至明清灾荒之年,被用作救荒粮。
在历史变迁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干道是丝绸之路,作为沙漠绿洲的河西走廊为必经之路,再加上以往的小麦遗存又大多出土于西北地区,所以,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认为小麦是沿着丝绸之路这条通道传入中国的,即跨越*北部,穿过河西走廊,然后由西向东逐步进入中原地区。
玉米在清朝传入中国
曦光晨眠介绍玉米玉米玉米位列三大谷物,在我国属于传入粮食品种。早在一万多年前,墨西哥和中美洲就有了野生玉米,人类栽培历史已超过七千年,印第安人种植玉米的历史也超过了三千五百年。考古学家在北美洲墨西哥谷地,发现了公元前七千年至公元一千五百多年之间玉米文化遗迹,表明古印第安人在狩猎活动逐渐减少后,开始采摘野果,后来又过渡到了人工培育种植玉米阶段。
古时印地安人在采集觅食中,甄选和培育了大穗、较高淀粉含量的玉米,为世界粮食品种形成作出了首要贡献。现代研究表明,玉米是从野生植物大刍草逐渐进化而来,通过遗传学分析,大刍草的果实与玉米有着相同数目的染色体和类似的基因序列。事实证明,大刍草与现代玉米进行杂交,能自然繁殖为新的品种。
玉米的传播开始于十五世纪末期,哥伦布在航行中发现印第安人是把玉米作为食物,就将其从美洲带回欧洲,随后传播种植到世界各地。十六世纪初,葡萄牙人从海路把玉米传入印度和中国。同时另一条路线从欧洲经陆路传入土耳其、阿拉伯、伊朗,最后抵达印度,然后经西藏再次传入中国。还有第三条路线,是经丝绸之路从西北地区传入中国,所以旧称玉米为番黍。
关于玉米的中国最早传入文字记录,是在十六世纪初期,玉米最早是从航路传入我国。十六世纪中期,明朝嘉靖三十年,就有了关于玉米在中国的最早文字记载;四年后的嘉靖三十四年,当时,由云南土司进贡的玉米在送入北京的途中经过河南巩县,又被《巩县志》记载其中。
玉米在我国的传播路线,是从十六世纪初期至中叶,先后出现在安徽、广西、河南、江苏、甘肃、云南、浙江、福建、广东、山东、陕西、河北、湖北、山西、江西、辽宁和湖南等许多地方的县志记载中。到十八世纪后,南方各省已经广泛种植玉米,主要种植在不适于种植水稻的丘陵沿山地区,玉米传到北方地区后,很快成为了主要粮食作物。
红薯传入人口急速增长
曦光晨眠收获红薯红薯番薯原产于南美洲,也称为甘薯、红薯、地瓜等。乾隆时期,番薯的种植得到官方提倡。乾隆更是下令让各地官员们推广种植,因为有了官方推动,番薯的种植范围迅速扩大,很快就推广到全国范围。更是成为除了麦子、稻米、玉米外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史料显示,明永乐年间,人口大约是在六千七百万左右,到了明朝末期,因为有连绵不断的动乱,人口最多也就在一个亿左右。番薯最早是在南方福建、广东等地方传播,它的大面积种植却是在清代,并且让清朝的人口爆炸式增长。
在史书记载中,乾隆五十年的时候,皇帝乾隆认识到番薯的较强适应性,大力推广种植能解决百姓温饱,还可以防备灾荒之年粮食短缺。康乾盛世为清代社会繁荣发展期,粮食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让人口迅速增加,番薯的传入与人口暴增存在了一定的因果关系。
番薯传入我国以后大面积进行种植,导致从明朝起开始人口增长。时至清朝时期,从康熙到乾隆在位时,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全国总人口超过了三个亿。清朝人口已达到了明朝人口的三到四倍,成为爆炸式增长。
乾隆时期,粮食的产量增长速度较快,可是与人口增长相比却并不协调,因为人口增长已远超过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增速,呈现出空前的人口压力。所以,乾隆皇帝推行改良农业种植技术,着力推广大面积种植番薯,以减轻粮食压力,由此可见,番薯与人口增长形成了一个互为促进的关系。
土豆传入宫廷优先享用
土豆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其果实形状与马铃相似,固有了马铃薯的命名。马铃薯的种植,开始于大约公元前八千年到五千年,其发源于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是高产农作物,营养丰富,比大米、面粉优点更多,能供给人体大量热能,还具有抗衰老的功效。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食物短缺的年代,在饱受战争与饥饿的状况下,它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人种植和食用马铃薯的时间并不算太长,是随着环球大发现、海外航线出现后,它才从西方传入我国,逐渐进入国人的食谱。
马铃薯在中国北方地区大多称为土豆,两湖地区则称为洋芋,华北地区又称为山药蛋,在江浙又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还称为薯仔,粤东地区叫荷兰薯,在闽东称为番仔薯,可谓具有花样繁多的称谓。
马铃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大量优质纤维素,其钾含量丰富,几乎是蔬菜中最高的,所以还具有瘦腿的功效。然而,野生的马铃薯*性较高,茄碱中*会导致头痛、腹泻、抽搐,昏迷,甚至会导致死亡。
关于马铃薯传入中国的时间,并没有准确的考证。据史料记载显示,在十六世纪时,马铃薯在我国出现。到了明代万历年间,马铃薯逐渐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但由于其品种上的特殊与罕见,只有宫廷官员才能享用。
明代上林苑设有种植蔬菜的人员,在培育马铃薯方面技术优良,服务于宫廷机构,但不会大面积种植马铃薯,更不可能将薯种和种植技艺传入民间。所以,那时马铃薯虽已被引进中国,却不过偶尔出现在富贵人家的餐桌上,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并无此等口福。
明清两代,随着马铃薯的种植培育技术的改良,整体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开始逐渐打破了贵族食物的界限,进入平常百姓的餐桌。在清朝建立后,*府取缔了明代皇室的蔬菜专享,皇室种菜户沦为普通农民,各种作物的种子及培育方法不再是机密。此时,马铃薯也走向民间,向北京周围乃至全国各地传播开来。
清代中期以后,中国人口数量疾速飞升,人民对粮食的需求也随之变大。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与粮食危机,人们开始寻求水稻、小麦等传统作物的替代品,来自美洲大陆的马铃薯便被纳入备选作物,由此,马铃薯的种植也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到了道光时期,山西地区开始种植马铃薯,其产量与日俱增,而后成为山西重要的种植作物。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山西不断扩大,随之马铃薯的收获也十分之巨,年收成竟已达数千公斤。
马铃薯在清代作为重要粮食品种,加工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磨粉、烹饪、蒸煮,又可以与主食搭配食用。马铃薯食用方式也花样极多,可以制作美食点心,或为菜肴配料,形式极其丰富。历经明清两代,跨越三个世纪的流传,马铃薯已被广大的中国家庭所接受。如今它已走进了中国千家万户的餐桌。
*本文由曦光晨眠(张岩)原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