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生猪养殖业每隔3-4年(近年来猪周期有延长趋势)便会经历一轮“猪周期”,这也就是养猪人嘴里常说的“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的规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猪周期”,跟生猪本身的繁殖周期和生理周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猪周期”的文章很多,本文不再赘述。这里重点讨论年度猪价波动是否有迹可循。统计年1月至年12月生猪月度均价发现,全年12个月当中,7月份上涨的概率最大,17年中有14次上涨,上涨概率达82.35%,其次为8月份、12月份,上涨概率分别为76.47%、70.59%。10月份与3月份下跌概率最大,下跌概率均为76.47%,其次为4月份、2月份,下跌概率分别为70.59%,64.71%。
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的月度生猪定点屠宰量来看,每年的5、6、7月份生猪定点屠宰量呈递减趋势,这也意味在夏季生猪的出栏量是本年度最低的。假定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均衡,这种季节性规律会体现的更加明显。进一步讲,不同的季节和气温,会对母猪以及生长猪群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夏季7、8月份的高温会降低公猪精子活力、死精现象增多,进而影响母猪的配种分娩率;冬季12月、1月份的寒冷天气会诱发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该病极大的伤害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进而影响了各月的生猪出栏量。供给的多寡直接导致猪价的上涨下跌,今年6、7月份猪价的快速上涨便是例证,并且这次猪价反弹有望延续至8月底。
夏季消费淡季,但猪价季节性反弹
统计年1月至年12月生猪月度均价发现,全年12个月当中,7月份上涨的概率最大,17年中有14次上涨,上涨概率达82.35%,其次为8月份、12月份,上涨概率分别为76.47%、70.59%。10月份与3月份下跌概率最大,下跌概率均为76.47%,其次为4月份、2月份,下跌概率分别为70.59%,64.71%。
从生猪出栏量以及猪肉产量的角度去看,很明显生猪出栏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每年的四季度和次年的一季度出栏量最多,二、三季度出栏量相较于四、一季度要少30%-40%的产量。也许你会说谁都知道冬季是猪肉的消费旺季,夏季是猪肉的消费淡季,自然会有这个规律。但为什么往往在夏季猪肉需求最不景气的时候,猪价容易出现高价,而在冬季消费量最大的时候,猪价有时候显得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背后真正的主导因素还看供给端。
我们想要搞清其中原委,还得从猪的繁殖周期和生长周期说起。一头母猪正常的妊娠期为天(约4个月),一头仔猪从出生至育肥出栏需要天时间。所以当期母猪的存栏量决定了10个月之后的肥猪出栏量。冬季仔猪成活率低,伤亡率高,因此,10个月之后的出栏便形成了“断档期”。很多人都知道夏季生猪有“断档期”一说,指的就是6、7、8月份的生猪出栏量要相对减少(毕竟还要考虑10个月前的母猪存栏),夏季猪价能给人惊喜的原因也就在这里。6、7、8月份出栏的生猪对应12月、1月、2月的仔猪存栏,很多人也清楚这个时间段仔猪成活率低(仔猪腹泻等影响),随后6个月的出栏减少,猪价上涨的概率极大。如果说养殖户看好下半年生猪行情的话,还会催生二次育肥的热情,仔猪、标猪价格借势上涨顺理成章。
季节性规律的深层次分析
我们仅仅知道冬季仔猪成活率低,对应次年夏季出栏量会减少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考虑母猪配种的季节性问题。养猪的人都应该清楚,夏季配种的母猪受孕分娩率和产活仔数最低。有研究表明夏季配种的母猪要比其他季节分娩率降低5%左右,胎产活仔减少0.2-0.8头。夏季高温会引起母猪体温升高,形成炎热的子宫环境,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附着,从而造成配种后的母猪无法受孕出现返情现象。
高温季节对公猪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公猪的最适宜饲养环境在18-24℃,当环境温度高于27℃时,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致使精液品质(射精量、活力、畸形率、密度等)降低,从而降低母猪的受孕受胎率。一方面夏季配种分娩率、窝平产活仔数处于年度最低,再加上寒冷冬季对仔猪的考验,来年6、7、8月份的出栏肥猪必然会供应减少,进而推升猪价在夏季走高。
也许有人会质疑,现在高大上的养猪场鳞次栉比,硬件条件国际一流,这种季节性效应还会那么明显吗?虽说近几年大规模猪场的体量在不断增加,但对于全国出栏7亿头猪这个数量级来讲,占比仍然不超过10%。即使规模化猪场夏季高温的影响通过硬件条件能够得到改善,但是冬季仔猪腹泻一样不会好到哪里去,甚至比小规模猪场的损失还要大。“火烧赤壁”的故事每个人都知道,大规模猪场一旦发生仔猪腹泻,想想“火烧赤壁”的景象就明白了。
跟踪去年冬季平均气温我们发现,北方地区冬季平均气温较年冬季普遍要低1-2℃,也佐证了去年冬季的仔猪腹泻疫情要比前年要严重很多,这点从几大上市公司的出栏数据上也可以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