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也就必然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因为某种原因而传至它脏,它脏之病也会因为某种原因而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祖国医学称之为“传变”。按照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疾病的传变,可以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由于生克关系的存在,五脏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但是在病理情况下,当某一脏器组织有病,就会对其他脏器组织产生影响,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叫做传变。以五行学说认识五脏病变的传变,能概括成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1、五行相生关系的传变
这其中包括了“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是指疾病从母脏传至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而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累计肝,就是母病及子。母病及子多是因为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不足。导致母子两行皆不足,(母虚导致母子皆虚)。但也存在母受邪传子的情况。母病及子,病情较轻。
子病及母指五行中某一行异常,终至子母两行皆异常。有三种情况:一是子行盛,引发母行亦盛,结果子母两行皆亢盛(如:心肝火旺),称作““子病犯母”。二是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不足,终致子母两行皆虚。三是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导致子盛母衰,称作“子盗母气”。子病及母,病情较为深重。临床上常见的“肝肾精血不足”和“水不涵木”,都属于母病及子的范畴。这是由于人体先有肾精的不足,而后肾水不能平拟肝火,以至于肝火灼伤阴液导致肝血不足,从而形成肝肾精血不足;由于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以称之为“水不涵木”。
子病犯母又称为“子盗母气”,说的就是疾病的传变,从子脏累计母脏。例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而肝属母脏,心为子脏;心病累及到肝,及时子病犯母,或称为“子盗母气”。临床上常见的心肝血虚和心肝火旺,都属于子病犯母的范围。这主要是由于先有心血不足,以至于心火旺盛而引发肝血不足,从而形成心肝血虚;由于先有心火旺盛,然后累及肝脏,引动肝火,从而形成心肝火旺。
2、五行相克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了相乘和相侮的两个方面。相乘是相克太过所致,相克太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一方的力量过强,而导致被克制的一方受到过分的克伐;另一种是由于被克的一方本身虚弱,不能忍受对方的克伐,从而也可以出现克伐太过的病理现象。以木和土的相克关系来说,前者称为“木乘土”;后者称为“土虚木乘”。这两类相克太过的原因虽然不同,但其结果均可导致一方太过和一方不及。如临床常见的肝气横逆克犯脾胃,都是属于“相乘”致病的范围。举个形象点的例子:当一个人高大威猛蛮横无理时,就容易欺负左邻右舍;为了重新达到平衡,在削弱凶猛的人的气焰的同时还可以给左邻右舍给予帮助。而当木虚弱时,金就会相乘木,土也会相侮于木。五行中的每一行虚弱或亢盛时,在五行相克这一方面都会面临两种变化。
相侮又称反侮,是一种反克的行为致病。形成相侮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一方太过,不仅不受克制自己的一方所克制,而且对克制自己的一方进行反克;另一种是由于一方的虚弱,丧失了克制对方的能力,反而受到被克制一方的克制,从而导致反克的病理现象。这两种相侮的原因虽然有所不同,但其结果也都是一方的不足和另一方的太过。如金克木,肺属金,肝属木,在正常的生理环境下,肺金的肃降,有制约肝气、肝火上炎的作用,所以称为金克木。如果肺金不足或者肝火太过旺盛,就看出现肝升太过,肺降不足,而致肝气、肝火犯肺而出现反克的病理变化。
相乘与相侮,都是相克的异常现象。《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就是对相乘和相侮的概括说明。总而言之,五行学说认为五脏发生病变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适合的环境下相互传变,而这点都可以用五行的生克乘侮来概括和说明。一般情况下,按照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的病情较轻;子病犯母时的病情较重。按照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时的病情较重而相侮时的病情较轻。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按照它们之间的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协调平衡。因此,事实上并不能完全用五行之间的生克规律来阐释。在疾病的情况下,又由于受邪的性质不同、患者禀赋的强弱不同,以及各个疾病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差异,所以疾病时的五脏传变,也并不完全按照五行的生克乘侮的规律依次相传。
3、关于五行相生相克关系运用的一点思考中医治疗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整体观念出发,当一行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四个方向的改变。这里用金举例,当金不足时,将五行与五脏相对应,这幅图可对应这样的情况,多次肺部炎症导致肺气受损的这样一个病人,咳嗽无力,出现容易感病,阴虚内热,甚至饮食不佳,大便干结难解等情况。肺在功能上,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并主气的生成。其中就有跟人体抵抗邪气外侵的卫气,所以肺气受损人会出现易感外邪;肃降功能影响饮食物在肠道中的下降,大便的通降。所以金不足会致使土不足(因子行不足致母行不足,属于深重病症。);肺通调水道,宣发肃降,就像我们身体的盖子。由肾阳蒸腾上来的水汽在这里遇冷凝结为雨,向下滋润。肺的功能失常,水液运化不开,就会局部出现水肿痰饮,同时下部缺乏滋养,久而久之就发为阴虚内热之象。一锅粥没了盖子,水都变成气散了,这就是金不足而导致水不足的情形。
后记:和阴阳平衡一样,五行之间的每一行也讲究一个相互制化: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维持平衡,推动稳定发展。当平衡被打破时,如何去从整体角度调理,就考验我们能否把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运用好了,这需要大家多去推导多去实践哦!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应用五行学说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特点进行分类,并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指导疾病的临床诊治。五行与五脏病变的关系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五行学说揭示五脏病变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依据长期的观察思考,中国古人确立了“天人相应”的思想,认为自然界与人体之间相互通应,二者的变化息息相关。借助五行学说的分类方法,古人将纷繁芜杂的自然现象和人体复杂的生命现象归纳为五个大系统。下面是据《黄帝内经》记载整理的五行归类简表。
自然界五行分类表
人体五行分类表
依据五行学说,自然界被划分为东方木系统、南方火系统、中央湿系统、西方燥系统、北方寒系统;人体划分为肝系统、心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人体与自然界五大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以五行为桥梁有着密切相关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段话说明自然界的时空方位、气候特点都会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产生影响。因此,不同的季节、地理区域会出现不同的多发性病变。例如,春季多出现温病、夏季多出现腹泻、秋季为疟疾多发季节、冬季为咳嗽多发季节。从地理区域与疾病特点来看,《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方滨海地区的渔民容易患痈疡;西方沙漠地区的游牧民族容易患内脏疾病;北方高寒地区的人容易患胃寒腹胀等病;南方湿热地区的人容易患风湿关节拘挛等病;中原物产丰富地区的人容易患四肢痿软、手足厥冷、发热等病。可见,五行学说揭示了季节气候、时空方位等自然因素对人体病变的影响。
五行学说指导五脏病变的诊断
《内经》对人体疾病的认识也多从五脏系统的五行属性入手。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肝的常见病变为“握”,即筋脉拘挛、抽搐等病变;心的常见病变为“忧”,即情志或神志异常;脾的常见病变为“哕”,即干呕、嗳气等消化系统病变;肺的常见病变为“咳”,即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病变;肾的常见病变为“栗”,即畏寒颤抖等病变。
另外,五脏系统中同一五行属性的局部病变皆可从五脏入手来诊断。例如,筋的病变视为肝之病;肉的病变视为脾之病;脉的病变视为心之病;皮毛的病变视为肺之病;骨的病变视为肾之病。其它诸如神志、声音、经络等的异常,皆可诊断为相应五行属性的脏腑病变。
五行学说分析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
中医还常用五行生克理论来揭示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五脏中任何一脏发生病变,容易传给直接相生或直接相克的脏腑。按照五行相生关系传变的病变,主要有子病及母、母病及子两种形式。例如,一个人性急易怒,就很容易发生高血压、心脏病,从中医理论来分析,这是肝病传心,母病及子。老年人肾气亏虚,到了冬季常出现咳喘等病候,这是肾病传肺,子病及母。按照五行相克关系传变的病变分为顺传、逆传两种形式。例如,临床出现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之症候,称为“痛泻”,其病机为肝旺克脾,肝病传脾属于顺传。反之,脾虚腹泻日久,患者容易出现眩晕,其病机为土虚木旺,脾病传肝属于逆传。其实,临床疾病的传变是很复杂的,以上四种传变方式,从五行生克的角度来分析疾病传变规律,展示了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中执简驭繁的特点。
相乘,也就是指相克太过的一种病证。相克太过主要包括两方面:一种是一脏功能太过强大,导致被克一脏受到过分制约;另一种情况是被克的一脏功能太过虚弱,无法承受“克我”之脏的制约,而出现相对制约太过的情况。比如,就肺金和肝木之间的相克关系来说,前者为“金乘木’,后者为“木虚金乘”。相侮又叫反侮,是反克的一种病证。相侮的形成包含两个方面:一种是由于一脏功能太过强大,不仅不受“克我”一脏的制约,反而对“克我”一脏进行反制约;另一种情况就是由于一脏的功能低下,丧失了制约对方的能力,反而受到“我克”的一脏的制约,从而导致反克情况的出现。这两种相侮的原因都是由于一脏的不足和一脏的功能太过而引起的。例如,以肺金和肝水之间的相克关系而言.肺金本来能克制肝木.但是如果暴怒而致肝火亢盛.肺金不仅无力制约肝水.反而会受到肝火的反向克制.而出现咳逆上气、咯血等木侮金的症状,称为“木火刑金“。又如脾土虚衰不能制约肾水,出现全身水肿,称为“土虚水侮”。脏腑之间的病理影响,都可以用五行的母子关系及乘侮关系加以说明。但是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还与脏腑的虚实、病邪的性质以及治疗护理等有密切的关系,并不一定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来传变的,所以不能生搬硬套。中医认为,五脏和四季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肝属春,心属夏,脾属长夏,肺属秋,肾属冬,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保持人体健康的根本。而这种“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中,最明显的就是人体五脏与四季盛衰之间的一致性。如果这种一致性被破坏,身体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肝:春季肝气最旺,气血容易上逆,因此春季多发肝病。
心:夏季心气最旺,心火容易亢盛,因此夏季多发心病。
脾:长夏时节应于脾气,脾喜燥恶湿。长夏最大的特点是湿气大量,脾脏最怕湿邪来犯,因此长夏多发脾病。
肺:秋季是肺最脆弱的时候,到了秋季,肺脏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伤,因此秋季多发肺病。
肾:冬三月,人体都处在肾的功能影响之下,人体能否适应冬天的气候特点,主要看肾脏是否健壮,因此冬季多发肾病。
五行学说判断五脏病变的预后
中医学认为五脏病变受时间、空间变化的影响,这是《黄帝内经》的一大学术特色,即“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依据发病脏腑与季节、时令的五行生克关系,可以推测疾病之轻重变化。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其意思是说肝之病,夏季容易痊愈,秋季容易加重,冬季病情平稳,春季病情也有波动。这一理论在临床中也能够得到验证,例如乙肝患者在春、秋两季病情往往会加重,到医院的复诊率也随之升高;而夏、冬两季病情趋于平稳,来就诊的乙肝患者相对较少。
五脏的生理功能因五行的的生克关系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当五脏中某个脏器发生病变时,必然会引起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成的组织器官,在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多方面出现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皆有特定的联系,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然后再根据五行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就可以推断病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数者,可诊断为心火;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木盛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旺乘火等。
总之,五行学说是中医认识疾病和诊治疾病的基础,学会应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分析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可以执简驭繁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