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生猪育种调查主体不稳,支持欠缺生猪育种
TUhjnbcbe - 2024/7/30 16:53:00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ge_ala

生猪育种为何一度陷入“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死循环?生猪育种到底哪里被“卡脖子”?业内人士表示,主体不稳、支持欠缺、上下游不衔接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育种主体不稳

无法与国外百年种企抗衡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地方猪高繁性能毋庸置疑,外国猪的产仔数远远少于中国多数地方猪,现在国外大白、长白猪平均产仔数却把中国猪远远甩在了后面。”山东省畜牧协会猪业分会秘书长周开锋说。他坦言,中国生猪育种现在还处于比较浮躁的阶段,育种主体固定不下来、坚持不下去。生猪育种需要企业和育种人既要有情怀,又要有恒心。

不像农作物育种,一个猪要选育出来至少需要10年以上。虽然胚胎也可以保存,但胚胎的制作成本、保存成本都很高,成功率很低,难以商业化。“生猪种质资源一般是活体,培育一个品种至少需要6个血统。每一个血统都要保持一个基本群体,中间还得控制近亲繁殖。所以,没有个几百头猪的核心育种群,很难建立起基本的育种体系。生猪与作物不同,它到点就得吃喝。这意味着,生猪育种的成本非常高。”周开锋说。

放眼国外的生猪育种企业,往往都是几代人都在做这一件事。我们国家要跟上国外这些几十年、上百年的育种场,短期之内还是有难度的。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四十多年的时间,种猪场及专业人员变动太大,环境、条件、人员,都难以跟上。在周开锋看来,生猪育种“卡脖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育种主体不稳,基础不牢。

“生猪育种是两辈子、三辈子的事!”

这家企业开出30万年薪吸引育种人才

谈起“卡脖子”的地方,山东鼎泰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刚直言:“人才!”

作为国家核心育种场之一,这家企业年可向社会提供3万多头种猪。

“生猪育种人才太缺了!一方面,这个专业本来就比较冷门。另一方面,真正学育种的学生,不愿上猪场上班,专业技术人才太少了。”孙刚坦言。在吸引人才方面,他们愿意开出30万到50万元的年薪吸纳优秀育种人员到猪场上班。

为了选出优良猪种,这家企业从猪一出生就开始选,监控生长速度、体重,优中选优,不停地淘汰,不停地选。新的一年,孙刚计划采用基因育种方式进行选育。在孙刚看来,从国外引种,容易将猪病带进来,还是自己选比较靠谱。现在,他们主要从国外进口精液。“生猪育种不是一辈子的事,而是两辈子、三辈子的事。”孙刚说。对此,周开锋说,欧美国家那些优秀的生猪育种企业多是祖辈几代人搞养猪,一辈一辈传下去。不是任何人都能养猪,要养的话,需要加入行业组织,得到认可才能饲养。

育种目标不明确

育种场、商品场、屠宰场数据不衔接

“我们的育种很多是盲目的,目标不明确。我们只是留了一个种,没有上下游的链接和数据反馈。育种的最终目的是商品猪的使用效果,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饲养效果,生长速度、抗逆性、料肉比等指标;二是宰肉的效果,就是屠宰猪的肉量和肉质等性能。多数情况是我只有三五百头的种猪,屠宰不归我,我也没有商品场,我只是一个种猪繁育场,他们的数据不可能正确及时地反馈给我。这就导致我的育种在我的假想目标下进行,育种准确性差、效率不高。”周开锋说。

在周开锋看来,我们现在不是跟着市场来育种,而只是根据对市场简单的反馈来育种。这种上下游的不衔接、信息的不配套不完整也是“卡脖子”问题之一。

图为工作人员在育种场进行场内测定。

图为我省菏泽市某种猪场。

“引种-退化-再引种”

死循环是这样诞生的

在山东从事育种工作多年,有着“育种工匠”之称的生猪育种技术员韩丽娟说:“必须得承认,在种猪选育工作中我们与国外的种猪育种确实存在差距。”她认为,生猪育种工作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获得效果,而且不能保证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韩丽娟坦言,有时候,企业为了较快稳妥地获得经济利益,从而选择直接从国外引进种猪进行繁育推广。这导致坚持自主选育的企业少之又少。在他们看来,与其花大价钱大力气育种,不如花小钱引种,迅速稳定地赚快钱,这样更省心省力。而极少数想肩负起种猪企业的社会责任而坚持自主选育的企业受到生存、效益、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而不得已中途放弃。此外,目前,国内猪场疾病较多,如流行性腹泻、肺炎等,间接影响了育种效果的发挥、掩盖了育种成绩。

“育种不如引种,引回来后,简单繁育后就可卖种;为了销售,一些企业创造了很多‘新概念’,成为另一种形态的‘炒种’,离真正脚踏实地的育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样,引而不育、育种不如炒种、优质不优价的现象,也是中国生猪育种卡脖子问题所在。”周开锋一针见血地指出。

其实,种猪品质的高低是相对来说的,这一点有些国内企业认识不足。韩丽娟说,一般认为国内培育的种猪性能低一般是多指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生长性能方面与引进品种如杜洛克、大白、长白等国外多年培育的专用品种来比较的。而种猪品质的高低是综合概念,是与实际使用方向相挂钩的,不能用一个品种的短处与另外一个品种的长处来比较。

联合育种运行资金缺乏

专家到种猪场机制不畅通

“种猪繁育,投入太大了。原种猪的饲料营养标准比商品猪每吨要贵元左右。各级部门光重视,但就是没有补贴啊。希望相关高校、科研部门要加强协调,强化产学研结合,弥补企业短板。”从事生猪育种多年的孙刚呼吁。

伴随着事业单位的生产基地被取消,大学里面的小基地也只能满足试验所需,我省生猪育种的主体,目前还主要以企业为主,即大小种猪场。很多种猪场的技术能力跟不上。这意味着,专家懂育种,但没有种猪场。

“天天扎在种猪场扎扎实实搞育种的专家,有,但凤毛麟角。专家到了种猪场,老板高不高兴只是一方面原因,种猪场能不能按照专家说的去做,又是另一码事。”周开锋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建议,要畅通专家到种猪场的机制。联合育种的工作刚刚开展,有一些效果,但还没有完全显现。

问题诚然很多,但可喜的是,最近这几年,随着各种壁垒越来越复杂,大家也开始逐渐重视生猪育种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选育了。国家核心育种场体系的推行,联合育种机制的建立,也调动了种猪场自主育种的积极性。然而,联合育种运行资金的缺乏依然是最大短板。

(来源:农村大众报记者:刘真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猪育种调查主体不稳,支持欠缺生猪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