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特别是年纪大一点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天才刚蒙蒙亮,睡意正浓的时候,却被一阵阵腹痛提前叫醒,不得不飞快地冲到卫生间去狂拉一阵,这腹痛才能平复。
如果是偶一为之,可能是由于腹部受冷所致,但如果经常这样,就形成了中医所说的一种现象:五更泻。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应该可以看出来,这种腹泻有几个特点:
一是经常在清晨出现,天气越寒冷,这种现象越严重。
二是经常伴随剧烈的腹痛。只要拉完了,腹部也就舒服了。
三是这种腹泻很急,而且拉出来的大便非常稀薄,有些是水样的排泄物。
医院检查,医生也觉得头疼,因为这种腹泻既不是吃错了东西,也不是由于细菌感染,由于找不到病因,医生常常会觉得束手无策。
如果让中医来看,通过面诊,脉诊,患者常常面色苍白或者发黄,手脚冰冷,腹部以下经常觉得凉飕飕的。
除了这个之外,病人还经常会肠鸣,腹胀,甚至有时有恶心的感觉。
既然中医把它叫作“五更泻”,那肯定是对它的成因有了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解决这种腹泻。
历代医家对五更泻都有研究。
比如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泄泻》中说:“肾中真阳虚而泄泻者,每于五更时,或天将明时,即洞泄数次。此由丹田不暖,所以尾间不固,或先肠鸣,或脐下痛,或经月不止,或暂愈复作,此为肾泄。盖肾为胃关,肾阳衰,则阴寒甚,故于五更后,阳气未复,即洞泄难忍。”
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泄泻》指出:“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生,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延期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看来,两位对五更泻的看法一致,即认为五更泻是因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导致的。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二阴,肾司二便。我们的大便与小便如果出了问题,我们都要想想是否是肾脏出了问题。
如果肾阳虚衰,命门火不足,我们肚子里就好像有一锅总也烧不热的水一样
而五更时分大自然中的阳气也非常虚弱,内外呼应,腹中更冷,寒主收引,所以会导致肚子疼痛,继而发生五更泻泄。
肾阳虚久了,小腹这一块总是冷飕飕的,就会影响脾阳。我们都知道,阳是一股能量,脾阳不足了,运化能力下降,湿气丛生,所以这个五更泻的大便一般非常稀薄。
既然知道了五更泻是由于脾肾阳虚,对应的治法也出来了,那就是用四神丸。
四神丸由肉豆蔻(煨)15克,补骨脂(盐炒)15克,五味子(醋制)10克,吴茱萸(制)10克,大枣(去核)无枚组成。
方子看着药味不多,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下它是怎么解决脾肾阳虚的问题的。
《本草纲目》里是这么说补骨脂的:治肾泄,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
这个补骨脂性温,入肾,脾经,补肾阳,脾阳,所以这个方子里它是主力。咸味入肾,用盐炒过的补骨脂增强了它补肾阳的功力。
肉豆蔻也是一种温性的药,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这个药主要从脾胃入手,能温中涩肠,行气消食,我们说严重腹泻的时候,大肠好像失去控制力了,任由排泄物自己飞流而下,所以这里用肉豆蔻把大肠收涩住,同时温脾助阳,对于五更泻这种由阳虚引起的腹泻非常有效。
吴茱萸又是一味温性的药,能温中散寒,有它在,就能把小腹虚冷往外赶,一般在虚寒引起的腹泻中经常见到它的身影。
无味子以前介绍过,它五味俱全,但酸味突出。酸主收敛,更何况这里还用了醋制的五味子,酸味更浓,收敛之性更强。五味子与肉豆蔻合作,腹泻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另外,五更泻久了的人,一般身体都比较虚,五味子五位居前,所以能入五脏,一个药就补了五大脏器,可谓是补虚小能手。
最后加了一个补脾胃的大枣。我们说经常腹泻,稀薄的大便肯定伤了脾胃中的津液,所以需要用大枣把脾胃津液补一补。
如果想要更快见效的话,可以自己去药店抓药,当然,怕麻烦的现在有中成药四神丸卖。
老年人命门火衰的人很多,除了吃药,最好能用艾常常灸命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