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好好的,能吃能睡能拉,孩子就是老叫肚子痛,有时候都怀疑到底是真痛还是假痛。医院去,医生给做个B超一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这到底是啥病呢?
只要检查报告单上没写“阴性”或“正常”,爸妈都焦急万分,严不严重啊、吃药能好吗等等一系列问题就来了。对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不需要用药的;如果存在炎症,有肠系膜淋巴结炎,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用药。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炎
腹痛,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症状,腹部B超也是常用的辅助检查。爸妈也可以参照下面两张图,根据孩子疼的部位大体估计一下,自己心中有个底。
当然,大部分情况是这样的:B超结果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医生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并开了头孢,经过抗感染治疗后有些孩子肚子不痛了,有些依旧老样子。
看着没问题,实际上,这里有几个误区,在此给大家分析如下:
腹部B超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标准大家手里有腹部B超报告单的话可以核对一下,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显示2个以上淋巴结,最大淋巴结长径>10mm,短径>5mm,长径/短径>2可以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实际上,目前临床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标准并不统一,医院、医院的不同医生判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标准也可能不尽相同,由此导致诊断混乱的情况并不少见。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可能原因生理性:淋巴结的构造和大小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变。青春期是淋巴系统增殖高峰期,所以淋巴结相对较大,以后逐渐出现退化现象,表现为淋巴结体积减小。
当食物内含有大量脂肪和蛋白质时,会出现淋巴细胞增生现象;
当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时,淋巴组织萎缩,淋巴细胞减少;
当维生素B缺乏时,亦会出现淋巴组织萎缩的表现。
反应性:食物过敏或不耐受,会引起淋巴结反应性肿大;当含有细菌、寄生虫、病*、*素、炎性因子、坏死细胞等刺激物的淋巴液经过淋巴结,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迅速增多,吞噬并清除上述刺激物,从而使局部淋巴结反应性肿大增生。
所以,近期有呼吸道、消化道或全身感染的状态,细菌或*素通过各种途径侵及消化道,使相应区域的肠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大,这是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病理性:内分泌因素对淋巴组织也有较大影响,比如在饥饿状态下注射少量胰岛素,可引起明显的淋巴细胞增生。恶性淋巴瘤、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肠系膜淋巴结化脓性炎症较少见。
生理性肿大无需治疗;反应性与病理性肿大,消除原发感染及原发疾病,淋巴结体积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国内临床诊断标准:
①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史;
②发热、腹痛、呕吐、腹泻或便秘;
③腹痛发作间歇期多数患儿感觉良好,经解痉、驱虫、保护胃黏膜治疗无效;
④腹痛以右下腹及脐周多见,部位不固定;
⑤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或许爸妈会有疑问,按照前面写的,我们家孩子只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没有发炎,为什么吃了抗生素肚子痛就减轻了呢?
首先,大部分腹痛可能都不是器质性疾病引起,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说,腹痛好转与口服抗菌药物可能并没有因果关系,你吃不吃差不多病程到了也都自愈了。
其次,反应性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原发感染控制住了,淋巴结也跟着逐渐恢复正常了。
所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原则为针对病原给予抗炎、抗病*治疗,同时针对发热、腹痛等症状给予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1]白玉作.从外科角度谈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治经验[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5):-.[2]李士星,姜爽爽.超声检查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5):-.[3]马学梅(综述),李小玲(综述),王佐佑(审校).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4):-.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