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
秋冻正式开始
一年中最凶险的日子来了
寒露时节,暗藏杀机啊...
寒露时节,你是不是喝白开水去燥火,吃秋季瓜果“养生”,不管温度如何,就知道秋冻……
你采取的养生方式,其实都是错误的!
如果你这样做,这些疾病真的就离你不远了:急性腹泻、咽干、鼻燥、感冒、中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肺炎、心脑血管疾病等等。
闭上眼睛思考一下,你身边的家人是不是患有这些疾病?甚至说你自己是否患有其中的某一种或多种疾病呢?
之所以出现这些疾病,都是因为寒露的养生方式不对!
那么就有人问了,寒露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老师就给你总结一下。
壹
寒露避开这些杀机,医院跑!
杀机1:大量饮白开水——导致脑水肿
有人通过饮用白开水应对秋燥,真相却是,大量饮用白开水,只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因为短时间内饮用太多白开水,血液中钠浓度下降,干扰细胞的功能及器官的正常工作,会出现头痛、头晕甚至神志不清等症状,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脑水肿!
所以,平时应小口小口地喝水,俗话说“朝盐晚蜜渡秋天”,“朝喝盐水,晚喝蜜汤”是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
杀机2:盲目“贴秋膘”——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痛风
民间有“秋冬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但现在物质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并不需要特意进补。
而且进补要因人而异,过度“贴秋膘”不但会引起身体内酸碱失衡,对于尿酸高的人来说,更易引发急性痛风!
寒露养生提倡以“清补”为主,强调在补养的同时应兼具利湿健脾的功效,可以多吃百合、山药、小米、薏米、扁豆等食物。
杀机3:排便不规律——导致便秘、痔疮
现代人食肉较多,而且因为生活的不规律,新陈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物质无法及时排出,易导致便秘。
而便秘是导致痔疮发生和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大多数便秘患者,建议多摄取粗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香蕉,芹菜、全麦食品等,还要多运动,有了便意立刻去上厕所。
杀机4:运动过量——导致喉咙肿痛、肌肉痉挛
因为寒露时节秋高气爽,很多人便去大汗淋漓的运动。殊不知,秋天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量过大,会耗损阳气。
而且过量运动后,上呼吸道粘膜分泌不正常,易导致咽喉肿痛;此外,运动后出汗较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易发生肌肉痉挛。
建议从事运动量不大的运动,比如慢跑,运动半小时左右,以身体稍微出汗为宜。
杀机5:外出郊游——导致花粉过敏、易患传染病
寒露时节,凉风送爽,很多同学喜欢郊游。但寒露时节的花粉较多,过敏体质的人稍有不注意,就可能出现过敏情况。
另外寒露时节空气干燥,空气中致病菌较多,极易感染传染病。
所以外出游玩应注意过敏物质,如花粉、粉尘等,尽量不往花粉多的花园靠近,另外还需要注意酒和过咸食物的刺激。
杀机6:吃大量生冷瓜果——导致腹痛腹泻
白露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易使脾胃机能失常。
加之立秋后,人的脾胃功能尚未从夏季的虚冷状态转变过来。此时若贪食生冷、瓜果,则会使脾胃受损而发生腹痛腹泻。
可以多食用泥鳅、西洋参、鱼、瘦肉、豆制品等食物,既有清燥热又有补肝胃的功效,同时也适合老人跟儿童食用。
杀机7:吃“苦”味食品——导致皮肤干燥,毫毛脱落
夏季吃“苦”味食物可以去心火,但是秋季就不适宜食用了。中医认为,苦的东西是很燥的。
过多地食用苦味食物,会伤害肺脏,引起皮肤枯槁不滋润,使毫毛脱落。
所以在寒露节气应少吃苦味食物,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柔润食物,同时食用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
贰
寒露不露,让你少生病
1、寒露身不露
我国很早以前就有“薄衣御寒”养生法,明确指出“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也就是说秋天不要太快地添加衣服。
适当接受一些冷空气的刺激,能增加身体的应激能力与御寒能力。
但是寒露以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秋冻需谨慎。
盲目的秋冻,易出现心绞痛、中风、胃出血、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头部、腹部、膝关节、脚等部位不宜秋冻;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较弱的人群需要及时增添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2、寒露脚不露
寒露过后,要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应穿上保暖性能较好的鞋袜,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
脚被称为“第二心脏”。
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最容易血液循环不好,而且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比如说,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
除了引发呼吸道疾病外,脚部受凉还可引起腹泻、腰痛等疾病,因此,足部的保暖显得格外重要。
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缓和消除一天的疲劳。
此外,寒露时节还需要保护腹部。
不少人在寒露时节经常会因饮食不当或外感风寒,而造成急性腹泻。
这种腹泻常常伴随着发烧、水泻(每日大便次数超过2次)、进食减少、体力下降、浑身没劲,以及感冒等症状。
通常来说,急性腹泻多属于自限性疾病。
也就是说,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所以,对于急性腹泻患者来说,一般拉两天肚子,把肠道里的一些寒气排空后,身体身体就会自行康复。
但在此期间,应注意补水。可在米汤中加入少量盐分,或在开水中加入少量的盐和一汤匙白砂糖,以补充津液的损耗。
由于这种腹泻的发病原因是中焦受寒,即脾胃受寒引起的,因此预防和治疗首先应避免脾胃受寒凉侵袭。
以上寒露养生的注意事项都是对于疾病的被动防御,要想主动出击,维持身体健康,老师建议大家进行艾灸。
1、冬病秋治
“秋伤于湿,冬必咳嗽“,这是古人总结的,如果秋季正气不足,秋季感受外邪,冬季必然会咳嗽。其实秋季伤了风、寒、燥等外邪后也会引起冬季的咳嗽。
如果秋季正气充足,就能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这就是“冬病秋治”的原理!
2、以热治寒
艾灸本质作用在于通过刺激穴位,艾热走窜经络,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滋补脾肾,提高人体自我修复,防御的自愈力。
艾灸在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本等方面一直效果显著,更是各种虚、寒症状必备的治疗方法。
寒露时节通过艾灸的热量驱赶体内的寒气,达到“以热治寒”的目的!
叁
寒露如何做艾灸?
1、寒露灸神阙
上文说,秋季腹部易受凉导致腹泻,采用艾灸调理受寒导致的腹泻,效果很好!
因为几乎人体一切腹部的症状,都可以通过温灸神阙穴解决。
脐通百脉,可调阴阳,艾灸神阙可补气血,温脾肾,培补元气。
功效:有调理身体虚损、虚弱的作用。
定位: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
2、寒露灸关元
张景岳曾描述关元穴“主治积冷,诸虚百损……。治阴证伤寒俱当灸此”。
寒露节气灸关元,是顺应时令的变化,调和身体内部阴阳之气的绝佳机会,可以起到以热治寒的绝好效果!
关元穴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是增强元气的大穴位。
功效: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定位:取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手四横指处)。
3、寒露灸肾俞、脾俞、三焦俞
中医有句古话叫“脾为气之源,肾为气之根”,就是说气虽出于肺,但却是源于脾、根于肾的,寒露养肺,调养脾肾是关键。
要解决秋燥症,老师建议,选灸肾俞、脾俞、三焦俞。
肾俞
肾俞有补肾的作用,适用于各种阳气不足肾虚的症状,特别对长坐不动人群,平常多按摩或者艾灸后腰的肾俞穴能够缓解久坐不动,引起的阳气相对不足,无力、疲劳等各类不适感。
凡是从入秋开始,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此时要以艾灸补养肾气。
另外在白露节气中,要想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都须艾灸补肾气。
功效:治疗腰痛、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疾患、耳鸣、耳聋等。
定位:在第2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脾俞
脾俞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位于背部的背俞穴之一,是治疗脾胃疾病的要穴。
功效:除可用于治疗背痛等局部病证外,还善于治疗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痢疾、呕吐、纳呆、水肿等。
定位:在第11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处。
三焦俞
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功效:主治肠鸣、腹胀、呕吐、泄泻、痢疾、水肿、腰背强痛。
定位:位于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注意事项:
1、时间: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请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2、过饥过饱或过于疲劳不可灸,醉酒者不可灸;
3、艾灸前后应多喝些温开水,不要吹冷风,不要吃寒凉生冷食品;
4、灸时和灸后注意保暖。
以上推荐的穴位,对于调理上述病症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你想调理更多的疾病,真正成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守护神,还是建议你系统的学习“罗氏古法艾灸”课程!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寒露应该怎样养生了。
但是知道不等于做到,只有真正去行动,去做艾灸,才能补充阳气,使阴精敛藏而不外泻,达到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
今天就是寒露了,都知道节气灸效果事倍功半!看了文章的各位同学,还在等什么?自己灸的同时要记得分享给家人好友哦!
肆
想做艾灸,没有好艾条怎么能行!
给大家发福利啦!
原价元9公分伊尹大艾条,限时免费领!
《医宗金鉴》说:“凡灸诸病,要持之以恒,必火足气到始能愈”。
:
1、采用端午艾、非遗技艺古法制绒,药效好;
2、9公分大艾条,一根等于20根小艾条,灸量足;
3、使用方便,可以轻松灸到背部;
4、性价比高,一根能用约20小时!
将下方的海报分享给你的好友,并成功拉取28名好友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