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拉肚子)?这一病证,在西医学中可见于急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疾病。这类病症多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在西医临床中难以治愈,而针灸疗法对于这类疾病疗效理想,尤其对慢性复发型患者,效果仍然满意,对于釆用其他疗法久治不愈的患者,可以选用针灸疗法及拔罐疗法试试,对于急性患者釆用针灸及拔罐疗法较少,当急性患者并脱水时,应综合治疗。针灸疗法治疗泄泻,主要针对慢性患者,对于顽固不愈的患者,治疗疗程多较长,要争取患者积极配合,并且重用灸法。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生活习惯,饮食要以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有足够热量为原则,忌食生冷,辛辣之物,禁酒及各种饮料,平时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
泄泻本病在本中心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案就是刺血(放血)疗法和体针(针刺)疗法。(在这再详细说一下“针灸”,针与灸是两家子事,“针”指的体针针刺在身体上某个穴位扎针,“灸”指的艾灸及中药灸,用艾绒或艾条点燃在身体上某穴位进行近距离薰烤。)
刺血(放血)疗法,简单易操作,辨证正确施治疗效显著。刺血取穴根据脉象,临床常用处方:大肠俞、天枢、四花中、四花外。大肠俞为大肠的背俞穴,本穴内应大肠,为大肠经经气转输之处,故能调理大肠、通顺腑气。凡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诸疾,皆可治之,背俞穴尤适宜刺血;天枢为大肠的腑募穴,本穴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治疗大肠一切病症,用之可有良效,与大肠俞合用,为俞募相配,无论刺血还是毫针用之,皆有实效;四花中、四花外穴点刺放血最适宜于急性腹泻,尤其在此处有瘀络者作用甚效。
急性泄泻点刺放血宜多,临床经验大肠俞放血量在3~5毫升,天枢穴放血在2毫升左右,慢性泄泻放血宜少(大肠俞1~2毫升,天枢以微出血为度)。可在放血后加以拔火罐。急性者每日一次,慢性者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本病在体针运用治疗中常取用天枢、上巨虚、三阴交、肠门、门金。为了提高疗效可加以配穴来施治本病症,急性泄泻(拉肚子)加配水分、四花外。慢性泄泻加配神阙、阴陵泉。肝郁乘脾加配太冲、期门。饮食所伤加配下脘、梁门。寒湿内盛加配阴陵泉、中脘。肠腑湿热加配曲池、内庭。脾肾阳虚加配脾俞、肾俞、关元。阴虚血热加血海、阴陵泉。(以上穴位不一一注释,可在百度穴位查询)。
下面我把体针治疗的五个主穴位给大家注释一下;天枢穴为大肠的腑募穴,内应大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治疗一切肠道疾病。本病病位在肠,六腑病首取本腑的下合穴,故可取用上巨虚。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交会,具有健脾利湿、疏肝补肾之功,急慢性泄泻皆可用之,尤其对慢性泄泻作用更好。肠门穴为董氏奇穴穴位我在临床中治疗肠胃不适患者是最常用之穴,也是治疗各种腹泻常用效穴,其穴处于小肠经上,并在小臂之中章对应中焦,所以治腹泻作用较好。门金穴处于足阳明胃经上,对于腹泻治疗效果极好,无论对急慢性腹泻都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急性腹泻伴有腹痛者疗效最佳。
在临床中操作方法有所不同,常规操作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寒湿内盛、脾胃虚弱、肾阳不足时均重用艾灸疗法,可用隔姜灸、温和灸或温针灸均可。所有穴位均常规针刺,急性泄泻每日治疗1~2次,慢性泄泻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使用者须辨证阴阳,针贵明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谨慎操作!)
注:因水平有限本文有错字、错词及看不明白,请在下方留言栏留言!谢谢!
下图看??我画得象我自己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