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症:发病急,来势凶,病程短,泄泻次数多,多属实证。
寒湿内盛型、肠腑湿热型、食滞肠胃型。
02慢性腹泻主症:发病缓,病程较长,便泻次数较少,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
脾胃虚弱型、肾阳虚衰型、肝气乘脾型。
具体表现症状为:
寒湿内盛型:大便清稀或者如水样,腹痛且肠鸣,身体发寒喜温,苔白滑者。
肠腑湿热型:泄下急迫或泻而不爽,*褐臭秽,肛门灼热,舌红,苔*腻者。
食滞肠胃型:泄下恶臭,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嗳腐吞酸,腹脘腹胀,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者。
脾胃虚弱型:经常餐后即泄,大便时溏时泻,腹部隐痛喜按,稍进油腻食物则便次增多,神疲懒言,面*肢倦,舌淡苔白者。
肾阳虚衰型: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泄,完谷不化,泄后则安,腹部喜暖,腰酸软,舌淡若白者。
肝气乘脾型:泄泻肠鸣,腹痛走窜,泄后痛缓,情致抑郁,胸胁胀闷,嗳气食少,常因情志(生气、精神紧张)因素而发作或加重,舌淡者。
中医调理1.急性腹泻
主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
配穴:寒湿内盛型配神阙:肠腹湿热型配内庭、曲池:食滞肠胃型配中脘。泄下脓血型配曲池、三阴交、内庭。
天枢穴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范围: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天枢穴与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合用,调理肠腑而止泄;阴陵泉可健脾化湿;水分利小便而实大便。
2.慢性腹泻
主穴: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
配穴:脾气虚弱型配脾俞、太白;肾阳虚衰型配肾俞、关元;肝气乘脾型配肝俞、太冲。久泻虚陷型配百会。
神阙穴定位: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能作用: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灸神阙可温补元阳,固本止泻;天枢属胃经穴,又为大肠募穴,能调理肠胃气机;足三里、公孙能调理脾胃,健脾化湿止泻。
中医调理:
1.基本刺灸方法神阙穴用隔盐灸或隔姜,其他腧穴常规针刺寒湿及脾虚、肾虚证针灸并用(肾阳虚衰者可用隔附子饼灸)。
2.穴位埋线法取天枢、上巨虚或足三里等。
3.穴位贴敷法取神阙穴。用五倍子、五味子等研细末混合,食醋调成膏状敷脐,每日1次。适用于慢性腹泻。
4.耳穴压丸法取上下颚、大肠、脾、交感等
日常注意事项:
1、饮食忌辛辣、油腻、忌烟酒。
2、注意劳逸结合、充足睡眠。
3、避免精神紧张、发怒。
4、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食疗推荐
栗米粥;陈栗米30克、淮山药15克、大枣5枚,煮粥食。总结
腹泻是指每日排便超过3次、排粪量超过克/天,粪便质地稀薄,含水量>85%,中医认为外感风寒湿热以及饮食、起居、情志失宜等均可引起腹泻。各种外邪及内伤因素均可导致脾虚湿盛,发生泄泻,脾失健运是病机关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