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增生性回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菌(LI)感染引起的,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所以又叫肠腺瘤病、坏死性肠炎、局域性肠炎、回肠炎以及增生性出血性肠炎。
疾病特点:6-12周龄多发,成年猪较易感,6周龄以内和一年以上的猪最不易发病;注意和猪痢疾(猪密螺旋体)、(非洲)猪瘟、球虫病等区别;该病主要影响猪的饲料利用率、降低猪的生长速度和提高猪群伤残率;老鼠和患病猪的粪便(4-10周)带有大量LI,可致使健康猪群感染和猪场持续发病;冷热温差、运输、转栏并群、引种、霉菌*素过高、湿度密度过大、频繁接种疫苗等应激都可增加猪群回肠炎的发病率;发病率在5-40%不等,死亡率一般为1-10%,生长速度明显下降,若引起继发感染死亡率可高达40-50%。
慢性型:较为常见,断奶保育后期到3月龄的生长猪多发,10%-15%的猪只出现腹泻症状,体温正常、间歇性腹泻;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沉郁或昏睡;粪便变软或稀呈糊样或水样,颜色较深,有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而成黑褐色;发病时间较长的病猪消瘦,弓背弯腰,有的站立不稳,生长发育不良,有的出现皮肤苍白。有的没有出现明显症状但又有病原体存在的猪,尽管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可能发生轻微的下痢,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急性型:4-12月龄的成年猪多急性发病,育肥大猪和后备新母猪存栏量激增是当下回肠炎在中大猪发病常见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急性回肠炎平时不多见)。发病猪开始主要表现为血色水样下痢;中期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并突然死亡;后期转为*色稀粪,也有突然死亡仅见皮肤苍白而无粪便异常的病例。
由于近期猪增生性回肠炎发病较多,不禁让人想起年亚洲猪病大会公布有关我国增生性回肠炎的资料,当时调查全国54个猪场份血样(7个年龄段),结果仔猪阳性率83%,母猪阳性率85%,肥育猪阳性率98%;70%的中国猪场在仔猪保育结束时就感染劳森菌,平均感染率保育期33%,肥育期感染迅速上升到51%。
防治方案:
替乐星1kg+“肠痢泰或10%福尼康”1kg+四*止痢颗粒1kg拌料1吨或饮水2吨,连用7-10天(三天见效)。
肌注林可金方+肺支净A+B,严重贫血病例可另外注射一次“血之元或血源素”2ml。
作者:盛老师
THE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