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立春后都有一种冷,叫做“倒春寒”。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冷空气,每年都会让人们猝不及防,你可能没来得及脱下秋裤,就又套上了毛裤。俗话说“反了春,冻断筋”。春天不注意保暖,一不小心就可能遭到疾病的“偷袭”。
一、什么是倒春寒?
“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
二、倒春寒谨防疾病
“倒春寒”天气里,让抵抗力、适应力没那么强的孩子,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1、“倒春寒”天气,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孩子免疫力低很容易感冒;2、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孩子,病情易反复或加重,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3、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肠炎等;4、由于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
三、防寒保暖是保障
虽然立春已过,天气转暖,但是要注意还有倒春寒的情况发生。春天是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候,但是冬寒还未完全离去,故容易出现昼夜温差大的倒春寒情况,而寒邪主收引,春天又有阳气生发之势,所以容易导致寒邪外闭,内则郁热等寒热错杂情况。大家都翘首期盼春天到来而病*远去,但新冠肺炎形势仍然严峻,做好防护工作不能松懈。因为无论是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抑或是新冠状病*,都是具有季节性流行的特点,往往是天气多变时候,人体正气虚弱时发病。而《*帝内经》中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在“倒春寒”侵袭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给孩子保暖。俗语有“春捂秋冻”之说。适度“春捂”可以起到缓冲与过渡作用,保护孩子不被寒冷伤害。但“春捂”讲究科学有度,要注意“三暖二凉”。“三暖”是指:肚暖、背暖和足暖。宝宝的肚子受凉,易引起腹泻等疾病,背部和脚部受凉易使宝宝免疫力低下;“二凉”是指:头部和胸部。头部不要裹上厚实的帽子,胸部也不要裹得严严实实,保持透气与舒适,宝宝才能心情愉悦、神清气爽。
四、如何在家预防寒邪、应付倒春寒?
肺主皮毛、宣肺驱寒《*帝内经》言:形寒饮冷则伤肺。所以防治寒邪,第一重点在肺,肺主表、肺主皮毛,而寒邪伤人往往是从肺、皮毛而入,而倒春寒的时候,往往温差变化大,这种情况易导致感冒不适,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恶寒怕冷,鼻塞鼻涕,喷嚏,头痛等,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1、注意休息、适当饮用热水首先要注意休息,适当饮用热水,或者热的姜紫茶、热粥等,微微汗出,可以使寒邪从内而出,但若出现发热情况则需及时就诊。姜苏代茶饮:生姜3片、紫苏叶2片、红枣掰开2个、陈皮一小块。姜苏代茶饮可以解表祛湿,益气散寒通窍,适合风寒普通感冒。2、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春季早晨雾气较重、温度较低,若粉尘较多,又遇雾天的话,对身体极为不利,因此,春季锻炼不宜过早,春季锻炼也不可过猛,运动前要适当拉伸肌肉和韧带,做好运动前准备,避免受伤,运动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时间和强度,应选择节奏比较慢,强度不大的方式科学运动。若外出活动,需带好口罩,做好防护。
3、适当艾灸,提升阳气畏寒较重,手脚易冷的可以选择艾灸与肺脏相关的穴位,如肺腧、大椎、足三里等,要注意的是避免夜间艾灸,否则易上火。
五、常做推拿提升体质
孩子每天起床或白天闲暇时,家长可以用小儿推拿帮孩子补益肺气、助长阳气,来增强体质。在孩子不生病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以下推拿操作:
1、补脾经位置:大拇指桡侧从指尖到指根操作:从指尖推向指根,到次作用:健脾益胃,补气养血
2、揉板门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用拇指揉之作用:健脾和胃
3、工字搓背位置:上至肺俞穴,下至肾俞穴操作:每天1-3分钟,操作前手先搓暖,最好直接接触皮肤操作,透热为度。作用:此法可补益肺气,防止风邪上受。
4、捏脊位置:脊柱两侧操作:用食、中指与拇指对捏脊柱两侧皮肤,向上捏5到7遍。作用:助长阳气,增强身体对于风寒湿邪乃至所有外邪的抵抗力。
春季气温变化犹如过山车,家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