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指
TUhjnbcbe - 2021/5/28 0:20:00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统称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38.7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9.87%;由结直肠癌导致的死亡病例18.71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01%。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我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重视大肠癌的筛查和预防非常重要。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大多遵循“腺瘤—癌”序列,从癌前病变进展到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提供了重要时间窗口。此外,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诊断分期紧密相关。Ⅰ期结直肠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90%,而发生远处转移的Ⅳ期结直肠癌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14%。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

(腺瘤)??????(癌)

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尽管结直肠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已经确认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条:

1、家族史

结直肠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研究表明,直系亲属有患结直肠癌的,其一级亲属罹患该病的风险增加1.76~2.07倍,大约有10~30%的结直肠癌与家族史相关。

一级亲属指的是:父母、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二级亲属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姑、姨妈、舅舅等。

直系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

2、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有关。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1.7~2.4倍。

3、红肉和加工肉类

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有关。红肉即哺乳动物的肉类如牛羊猪肉;加工肉类即经过加工的肉类,如火腿肠、罐头、熏(腊、腌肉)、培根等;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是健康人群的1.2~1.4倍;5、肥胖BMI指数每增加5kg/m2,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5%;腰围每增加10cm,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腰围每增加1个标准差,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16%。注:(BMI)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比如体重60kg,身高1.6米,则BMI指数=60÷1.6x1.6=30.61

6、抽烟与饮酒

吸烟与肠癌发病风险明显相关,抽烟10支/天以上,风险提高7.8%。少量饮酒(<28g/d)不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每增加10g,风险提高7%。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这些人必须要重视定期筛查:

1、一级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

2、本人有结直肠癌病史;

3、本人有肠道腺瘤病史;

4、本人患有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

5、本人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6、长期慢性精神刺激者;

7、符合下列几项中任意2项者:

慢性腹泻(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慢性便秘(病程至少6个月以上的便秘);

黏液血便;

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这样做可以预防肠癌

1、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

现有研究证据表明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纤维素,可溶性植物纤维素能够吸纳较多水分,软化大便和增加大便体积,刺激直肠,更容易排便,减少宿便,从而减少*素在体内聚集。

另外,蔬菜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胡萝卜素和叶酸等有益成分,可以预防大肠癌。

因此高纤维素饮食有利于减少大肠癌发病机会。

2、适当锻炼,避免久坐

有规律的适当的体力运动、适当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戒烟、戒酒等都有利于预防大肠癌。

长期久坐会导致血流循环不通畅,影响肠道蠕动和代谢,也增加了粪便中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时间。

3、小剂量阿司匹林:

服用小剂量(~mg/天)阿司匹林可降低26%~36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一般认为服用10年以上方可受益,建议在70岁以前开始服用。

由于阿司匹林会导致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

4、管住嘴:少吃红肉、烧烤、加工肉类、腌渍食品

脂肪等肉类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大肠癌发病率增加,来源于动物的饱和脂肪与大肠癌发病关系最为密切。动物脂肪在油煎、炸、烤及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致癌物。

大肠癌的症状

大部分的结直肠癌在早期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

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临床症状,最多见的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1、肠道刺激症状,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或二者交替,肛门坠胀,腹部隐痛等。

2、便血:多数间歇出现,有时为粘液血便,有时暗红血便。

3、腹痛、腹胀,大便不容易排除等肠梗阻表现,多为大肠癌晚期表现。

4、在腹部摸到包块,较硬,排大便后也不消失。

5、出现乏力、贫血、消瘦等症状。

因此,对于居民有上述不适者,医院就诊,完成大便潜血、结肠镜等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诊断。

大肠癌的筛查

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不仅可以发现息肉等癌前疾病,还能在肠镜下治疗癌前病变和早癌。

如果不愿做、或者不能做肠镜检查,可以先粪便实验(粪便潜血、多靶点粪便FIT-DNA),再进行下一步结肠CT检查。

筛查的目标人群应该是40-75岁之间。

以下为我国指南建议的流程:

一、对于普通人群:

①粪便潜血实验为每年1次;

②粪便DNA检测每1~3年1次;

③每5~10年做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

二、对高危人群:

年龄≥40岁,具有以下一项者可视为高危患者:

①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②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一级亲属指的是:一个人的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③本人有癌症史或肠息肉史;

④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粘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以慢性阑尾炎史。

对高危对象立即作肠镜检查,阳性者根据治疗原则处理,阴性者每年复查1次大便潜血试验;

如筛检出肿瘤,可选择内镜下或外科手术切除,并进行综合治疗。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早期治疗

1.对直径5mm以下的微小病变,可使用圈套器切除术;

2.对直径6~9mm的小型病变,推荐使用圈套器切除术尤其是冷圈套器切除术;此外尚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难以切除的病变进行处理;

3.对直径大于10mm隆起型病变(Ip型、Isp型、Is型),推荐根据其蒂部特征选用合适的圈套器切除术进行处理;

4.对可一次性完全切除的平坦型(IIa型、IIb型、IIc型)以及一部分Is型病变,推荐使用EMR治疗。原则上EMR可一次性整块切除的病变最大直径不超过20mm;

5.对于最大直径超过20mm的难以使用EMR行一次性完全切除的病变、抬举征阴性的病变以及大于10mm的EMR残留或治疗后复发再次行EMR治疗困难的病变,推荐使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进行处理。

专家简介

刘超勇

主治医师,硕士,湖北省消化病学会青年委员,荆州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承担长江大学本科生教学。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曾在首都医科医院研修学习。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及消化内镜的诊疗,对消化道早癌及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及治疗有较深入研究。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团队介绍

荆州一医消化内科消化道早癌ESD亚专业小组在谭小平博士的带领下已开设消化道早癌专病门诊多年,并联合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肿瘤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协作,为病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直以来,荆州一医消化内科不断创新理念,改进医疗技术,紧跟学术潮流,积极开展新技术,提升诊疗技术的同时,丰富各类手术平台。

目前科室已开展经内镜粘膜切除术(EMR)、粘膜下剥离术(ESD)、粘膜下挖除术(ESE)、全层切除术(EFTR)、粘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等技术为各类消化道早癌、癌前病变、粘膜下肿瘤的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和福音。

●改善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预防:一个质量改善尝试(SCI译文)

●不容小觑的肠道疾病!!!

●“痔”在必除,“镜”界高远--内镜下内痔治疗术

●让安倍二度辞职的“溃结”究竟是个什么病???

●“风雨同舟,安危与共”!医院消化内科-抗疫实录

扫描上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