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人们往往喜欢吃一些生冷食品,还有人常把剩饭菜加热后吃,这往往导致腹痛腹泻和呕吐等症状的发生。这是由沙门氏菌和葡萄球菌引起的。呕吐和腹泻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能,借此将病菌和*素排出体外。轻者口服一些收敛药物,吐完泻完也就日渐痊愈。因此,一些家庭往往凭着一些保健常识使用一些常备的非处方或处方药物。其实,腹泻重者需要用抗生素类药物甚至需要住院进行治疗,家庭用药治腹泻往往会有一些错误认识:
1、腹泻就用止泻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许多肠道传染病发病初期多有程度不同的腹泻,排泄物能将体内的致病菌与细菌产生的*素排出体外,可减少对人体的*害作用。当然,如果腹泻次数频繁、持续时间过长,出现了脱水症状,就应该在应用抗生素和纠正脱水的前提下,酌情使用止泻剂。不要一腹泻就吃*连素,与细菌无关的腹泻,*连素毫无作用。虽然服药后常常症状缓解,但一般与用药无关。
2、随便使用抗生素:这种做法不妥。因肠道传染病多由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引起,故在用抗生素时,最好先做大便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种类,再选用对细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强烈提醒: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抗生素,激素。现在咱们使用严重超标!
3、擅自使用止痛剂:有些患者习惯用解痉剂如阿托品、颠茄片等止痛剂,殊不知这做法非常不安全,尤其是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可使青光眼进一步恶化。对轻度腹痛者可热敷腹部;对腹痛较剧者,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止痛剂。
4、稍有好转就停药:不少肠道传染病患者常以症状为服药依据,即腹泻重时就多服,腹泻轻时就少服,稍有好转就停药。这很容易造成复发,严重者转为慢性腹泻,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正确的服药方法是:症状全部消失后,继续用药两三天,有条件者应做大便细菌培养,待转为阴性后方可停药。
5、急于更换药物:有些肠道传染病患者用药一两天不见好转,就急于更换别的药物。其实任何药物治疗都需要一个疗程,至少3―5天,随便换药,会适得其反。
因此,发生腹泻最好去看医生,按照医嘱用药,以避免陷入用药误区,延误治病的良机。
特别提醒:人们在小儿患腹泻时,常常让小儿忌油。这种做法只适用于急性肠道炎症,一般不得超过3天。
有些小儿容易腹泻,尤其是渗出性体质的孩子,腹泻可持续很长时间,不应当长期忌油。如长期忌油,可使小儿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引起消瘦,还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久之,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长期忌油还可造成腹泻,易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称“学步婴儿腹泻”或慢性非特异性腹泻。此与小肠粘膜上酶的活性增强有关。如酰甘酸环化酶使前列腺素增加,促使胃肠蠕动加快,造成腹泻。这种腹泻可用植物油治疗,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这一过程。婴儿长期腹泻吃些植物油有益无害。乳母严格忌油可使婴儿腹泻,所以也不要忌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