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养生说丨刘刚想要轻松ldquo呼吸
TUhjnbcbe - 2021/8/2 12:53:00
北京酒渣鼻医院医师 http://pf.39.net/bdfyy/qsnbdf/210310/8733710.html

一年一度的三伏贴又要来了!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刚

近日做客温州人民广播电台《健康导医》栏目

就“冬病夏治”做了专题系列访谈

刘刚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学科带头人

中华中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和感染病分会委员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中医临床技术骨干

温州市名中医

专业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部肿瘤、呼吸衰竭等,对慢性咳嗽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熟练运用冬病夏治、冬令膏方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

门诊时间:

周一、周四上午六虹桥名医馆,周二、周三下午六虹桥呼吸科门诊

一、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核心目的是解决人体的阳气)

冬病夏治与冬令调治,是一种对慢性疾病缓解期治疗的两种相关的治法,是利用慢性疾病发作期与缓解期的时间差为该病的发生、发展达到缓解,甚至可达到临床痊愈的作用。

冬病夏治是指冬天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得到暂时缓解后,取三伏天或夏至到秋分此阶段,运用中医的各种手段(中药、针炙、穴位贴敷、气功等),达到扶正固本的治疗。“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等,中医认为“冬病”的核心问题就是阳气不足或阳气被劫。“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利用夏季自然界阳气充足的条件,进行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补充阳气,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最早出现在《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的说法:“……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日:“夏者,经满气溢,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说明夏季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尤其是“天人相应”的生态医学观和“上工治未病”的预防观念。“冬病夏治”融合了中医学、时间医学、免疫医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该疗法主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既在中国农历“夏至”、“头伏”、“中伏”、“末伏”的时令期间,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功能,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调动人体的内在抗病能力,调整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并调节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夏天乃一年中阳盛阴衰之季,而“三伏”又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间,天上阳气与地下火热相互交济。人体阳气随之升发,此时气血循环旺盛、皮肤松弛、毛孔张开,腠理开放,药物易于吸收,是恢复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此时运用补虚助阳或温里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敷贴治疗,并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升发之势,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能收到良效。

二、“冬病夏治”治疗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其他:痹证--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寒冷性多形红斑、冻疮等顽固性疾病。

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浮肿、怕冷),老年、小儿体弱易感冒及防病保健等。

因同一种疾病有不同的证型。冬病夏治有它特有的适用人群.即便是同一种病也未必都适用冬病夏治。如.不是所有的哮喘病人都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咳喘分寒痰犯肺型、肺气虚损型,阴液亏虚型等多种证型,分别由不同的病因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部疾病等临床表现主症为咳、痰、喘,被称为慢性咳喘病。往往反复发作,秋冬季节发作加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春夏季节则发作有所减轻,运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才会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而经常反复咳*脓痰和血的病人则不适宜。再如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妊娠妇女,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也不适合贴敷。不是所有的“虚证”病人都可以做冬病夏治,是“虚”还要是“寒”,的病人才是适合做冬病夏治,这个“虚”是“阳虚”。“阴虚”、有“实热”邪气的病人都不适合做冬病夏治。

三、冬病夏治的N种疗法

A.贴敷最流行:因其治疗方法方便、安全、能够省去大量的时间,免除了打针吃药的痛苦,目前在冬病夏治的几种方法中最受欢迎。其方法和原理是根据不同病情配以不同的药物,研成细末,熬成膏药,或将药物赋形成饼,根据病情贴于不同的穴位,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活动,促使机体恢复正常。

传统中医认为,三伏中每伏第一天当中正午时天气最热,人的阳气也最旺,这时敷贴效果较好。一般每年贴敷三至五次,每次贴四至八片。儿童每次贴2~4小时,成人每次贴6小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决定贴敷的次数,一般要求连贴三年。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B.汤剂药效最显著:对于其中一些顽固、严重的寒邪类病症,服用汤剂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能够直接进入体内,疗效显著。与此同时,中医讲究辨证而治,每个人遗传特征不同,体质不同,生来就有高矮胖瘦之别,强壮虚弱之异,就会表现出寒热、阴阳、虚实的多样性,同时,人分老幼、男女、大病小病、有邪无邪,具体落实到某个人,就有十分独特之处,医生与患者面对面,准确地了解患者身体特点,设立治疗方案,针对患者个体身体情况一人一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C.三伏天宜行针:“三伏针”或“三伏灸”是冬病夏治中一种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古语云:“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其旨在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等,还能够促进胃肠对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比较适合关节疼痛、背痛肩痛四肢痛等病症。

D.药液浸泡也奏效:三伏天药液浸泡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如冻疮患者身体多为阳虚,因其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之肌肤失养,阴寒久伏于脉络,导致冻疮反复发生。可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干红辣椒、鲜芝麻叶、生姜片浸泡双足,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还有,在伏天用推拿疗法也以可增强体质,预防缓解关节病,支气管炎等在冬天的发作。

四、贴敷治疗的注意事项

1.贴敷前要注意保护和清洁皮肤,特别是贴敷穴位的皮肤。贴敷前一天,要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个澡,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如果贴敷前发现所贴穴位处的皮肤有破口,或出现发烧、头痛、腹泻呕吐等急性感染的症状,则需推迟第一贴的时间。贴敷时间前后相差一两天,效果不会受影响。此外,如果女性在月经期出血量较多,也可适当推迟进行贴敷。

2.贴敷时宜穿透气性能好的宽松衣衫,不要穿紧身的化纤衣物。为了防止药膏染脏衣服,当天穿深颜色衣服最好。第一次贴敷或者皮肤特别敏感的人,在贴敷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改用防过敏胶布,调整用药的强度。如果是特别怕热、易出汗的人,也可事先和医生沟通,他们会根据情况在固定时少贴几层胶布,让您感觉舒服些;或者选医院贴敷,不要赶在天气最热的时候。

3.第一次贴敷,成人一般保留2-6个小时,儿童0.5-2个小时,对儿童不能描述或描述不清楚的,可以每半小时查看一次。时间一到应按时揭下,切不可为了加强效果,自行延长时间,否则易导致皮肤过敏,以至后两次贴敷无法进行;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贴敷后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也不宜待在空调房间或以顶风吹电扇,最好是在自然通风的地方。

4.取下药膏后如出现灼痛,可涂抹凡士林药膏、烫伤膏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如出现小水泡,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小水泡已破,应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医院接受治疗;个别局部反应大者,应终止贴敷治疗或由医师对药物作适当调整。皮肤高过敏者不宜进行该项治疗。

5.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忌烟、酒、生冷、甜食、油腻、鱼虾、海鲜等易致敏及刺激性食物,还要戒食牛肉、烧鹅、花生、芋头、豆腐等,如果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医院就诊。贴药时要注意少吃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辛燥之品;忌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如果刚好在三伏天出现发烧、咽喉发炎等疾病的患者则不能贴药。

禁忌症:凡热性疾病、阴虚火旺、发热外感、孕妇、经期、皮肤过敏、瘢痕体质、有疮、疖、痈和皮肤破损者以及糖尿病、血液病、支气管扩张、肺结核、严重心肺肝肾功能疾患者均不能贴敷。

最后要说的是冬病夏治不仅仅是贴敷治疗,还有中药汤药的辨证施治,针灸,穴位注射等,也应该是一个综合治疗。

五、支气管哮喘夏天稳定不需要治吗?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性疾病,好发于秋冬季节,一般多于儿童起病,容易反复发作,给广大病友造成极大的身体危害和心里负担。

哮喘在夏天时节比较稳定,病情稳定就不需要治疗吗?恰恰相反,夏天是治疗哮喘的很好时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哮喘的发病多与肺脾肾三脏相关,肺脾肾不足,水液代谢失调,聚湿生痰,痰聚于肺,则发为哮喘,所以哮喘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疾病,其本在肺脾肾不足,标实为痰,如果病人基础为肺肾阴虚或为阴虚体质,则痰容易化热,表现为喘鸣,咳嗽咳痰,痰*,口渴等,如为肺脾气虚或脾肾阳虚,则痰从寒化,表现为喘息胸闷,咳嗽咳痰,痰白质稀,肢体寒冷,小便清长等。

目前针对哮喘的冬病夏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穴位贴敷:俗称三伏贴,将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药物制成膏剂,敷贴于病人背部的穴位上,我院药物选择以白芥子为主药的方剂,白芥子具有温肺散痰的作用,可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穴位一般选择肺腧、膏肓、风门等。时间选择三伏天,即头伏、中伏、末伏各贴1次,每次贴4小时左右,以皮肤有烧灼感为度,部分病人可出现水泡等,一般情况无需特别处理,如水泡巨大,医院就诊。2.温针灸:一般来说,不建议患者进行胸部穴位的针刺治疗,因每人皮下脂肪层厚度不同,有可能出现气胸等并发症。温针灸更多适用于消化系统、骨科等疾病,相对来讲,呼吸系统疾病科选择隔姜灸。3.中药内服:选择温补肺脾肾的中药方剂,连续服用1-3月,当然这需要的医生的辩证指导之下服用。4.穴位注射: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穴位注射,每日1次,连续3月。

我们今医院、医院,医院一起开展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冬病夏治治疗哮喘的临床规范化研究”,需要例哮喘病人入组。

六、慢阻肺与三伏贴

通过刺激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整脏腑。药物的吸收作用:中药的基本作用有二,一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二是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脏腑的功能协调。吴尚先所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理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穴位敷贴疗法在现代药剂学中称经皮给药,经皮肤吸收的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它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灭活,提高了有效血药浓度,同时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此疗法又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对药物具有储存和放大作用。当药物通过腧穴吸收时,其作用已不仅仅是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两者功效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相互激发、相互协调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可以取得单纯用药或针灸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穴位敷贴疗法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免疫机能,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药物的选择:三伏药贴的功效与所选中药的性味、功效及药理作用有关。《金匮要略》云:“痰饮之病,当以温药和之。”清·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记载了使用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共为末,入麝香,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治冷哮。此法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掘用于防治冬天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白芥子性温,味辛,归肺、胃经,主要功效为温肺化痰、利气逐饮、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细辛性温,味辛,有小*,归肺、肾、心经,主要功效为散寒解表,通窍,祛风止痛,温肺化饮。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归肝、脾、心经,主要功效为活血、行气、止痛、散寒化痰。甘遂味甘苦,性寒,有*,归肺、肾、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破积通便。生姜,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同时也有引药之功,引诸药至肺胃二经。诸药合用,共奏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功。

来源丨健康导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生说丨刘刚想要轻松ldquo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