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医院呼吁非急医院就诊,以免交叉感染。平日里无论早晚都“门庭若市”的急诊科,也明显冷清了下来,医院的第一道门,成了大家眼中的“危险地带”。
但是,仍有些情况是必须要去急诊科处理的……其实,只要掌握了就医流程,做好就医防护,也不用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战‘疫’——健康生活行动”联盟专家、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医院急诊外科主任孙明伟教授说:“对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来说,医院虽有层层把关,人流量和患者数量也有减少,但仍然存在交叉传染的风险。特殊时期,遵守就医流程、做好就医防护尤为重要。”
●这些情况仍需到急诊科就诊
孙明伟教授介绍,“有些‘老’病人,对自己的病情较为了解,通过服药就能缓解症状,这医院处理。”
具医院看急诊呢?
?以下发热病人应该就医:发热,体温在37.3℃以上,有明确的或不确定流行病学史者;发热,经休息、口服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者;伴有慢性基础疾病或老年发热病人;
?胸痛、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紊乱等(心跳每分钟次以上或60次以下,或者心跳节律不匀,忽快忽慢);
?意识不清、昏迷、抽搐、眩晕;
?骨折、脱臼、不能自行处置烧(烫)伤、急性软组织损伤及其他不能自行处理的外伤;
?药物、食物、一氧化碳、农药中*等;
?进行性加重的腹部疼痛;
?呼吸困难、咽喉、气管、食管异物等;
?各种大出血,如外伤出血、呕血、咯血、五官出血、阴道出血等;
?严重的腹泻、呕吐。
孙明伟教授也指出:怀疑自己出现发热,尤其有以下情况,医院发热门诊:
有流行病学史,不论是否发热,应去!
发热,在家观察治疗无好转,应去!
孕妇、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老年患者,应去!
●医院,仍不可大意
疫情下,急诊科已建立了一套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和流程制度——
在病人进入急诊前就会将患者进行初筛和分流,明确发热病人和正常急诊患者,安排患者进入不同的就诊通道……在疫情期间,尽可能将可疑患者阻止在正常医疗环境之前,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防控,有效地阻止疫情。
孙明伟教授介绍,新冠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避免交叉感染尤为重要。医院虽不是人们口中那个最危险的地方,但仍不可大意!
医院或病情较轻,还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网络问诊。医院,很多不是很急的问题都可以在家里进行远程就诊;
√医院急诊科分诊台也设有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先咨询自己病情是否需要看急诊。
医院呢?
●诊前、诊中、诊后这样做防“交叉感染”
口罩是必须!
孙明伟教授介绍,目前很明确新冠病*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因此,现阶段到急诊就诊,要求必须戴口罩!
可以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者防护级别更高的N95口罩,也有患者会戴护目镜和手套,防止飞沫进入眼睛以及手的接触污染,但一定要做好污染后清洗消*的工作。
必须提醒的是,手必须洗勤点!即使戴了手套也一样!
保持1米以上的就诊距离
?首先,去急诊就诊,陪伴或家属不能过多。
?患者及家属应主动接受体温检测。
如体温≥37.3℃,应走发热门诊通道前往发热门诊进行筛查;
如有流行病学史(去过疫区或接触过疫区的人,或接触过确诊病人),应如实告诉工作人员;
如体温正常,医院工作人员,医院规定的通道和标志去就诊。
最重要的是,在就诊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手的卫生!
尽量不要直接触碰诊疗区的物品,尤其是经常有人触碰的地方,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在没有消*或洗手前,也不要用手摸口、眼、鼻。
就诊期间,医院的就诊区域、诊室门口、办公桌是否有免洗消*液,接触后如不能及时洗手可先用免洗消*液对手进行消*。
在挂号、缴费、取药、检查时,记得尽可能保持1米以上的就诊距离,避免近距离随意和人交谈,更不要同多个病人和家属一起拥挤在诊室内。
小提示:打喷嚏和咳嗽时,不要面对人,最好有遮挡或用纸巾遮住口鼻。
医院“分区管理”,在家中设立“相对污染区”
急诊科对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本就有着严格的划分,疫情下,更是有层层防控,这些措施对阻止疫情有着积极作用。医院,回到家也可医院的“分区管理”,在家里进门处设立一个“相对污染区”。
这个区域的作用在于提供一方专门的清洁区域,让相对不干净的东西不要进入家中相对干净的区域。
回家后,可在这个“相对污染区”,脱下自己穿的外套、下装和鞋,进行简单的清理或消*工作,减少外出带回的污染。特别是从事高风险职业人群如医生、护士等,更有必要。
如不需换洗,可将脱下的衣服悬挂起来;然后认真洗手;擦干手后如果有条件可用含酒精消*液对手和手机、钥匙等进行消*;最后回到房间里换上干净的衣服。
●有自测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的方法吗?
“新冠肺炎前期咳嗽没有痰,是干咳,如果咳嗽有痰就不是新冠肺炎?”
“流鼻涕不是新冠肺炎的病症,所以发烧、流鼻涕就不是新冠肺炎?”
“如果能深呼吸并且摒气5-10秒,在这过程中没有咳嗽或者胸闷的症状,那就表示肺部没有问题,没有被感染”……
针对以上自测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的方法,孙明伟教授表示:不靠谱!
“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确诊病人在症状上也表现不一,多数会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但有的病人并无发热,只有呼吸道症状,甚至没有症状或症状非常不明显。而这个季节会有很多原因引起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仅凭症状很难判定就是被感染了新型冠状病*。
“新冠肺炎”的确诊还需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胸部影像检查及核酸检测来进行综合评判。
成都商报四川名医联动川内权威医学专家,发起了“战‘疫’——健康生活行动”主题活动,邀请来自呼吸、感染、心理以及营养运动等专业领域的大牛专家,联手为当下最需要权威“战疫”科普知识的每一个人,提供及时、专业的防疫科普知识,帮助大家平安度过疫情、安全复工上班。
每位专家都亲身出镜,亲口分享,用最精炼的语言辟谣和指导,教大家如何在疫情中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起共克时艰。
??戳下方视频??
来看看孙明伟教授的权威科普吧!
本文为「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原创,未经授权禁止全文或部分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
编辑:板栗图片来源:r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