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的内病外治法,指对一些冬季容易发作和复发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疗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敷贴疗法。如每逢冬天的时候,不少人手足上长冻疮,一开春就慢慢的自然痊愈。有的医生会建议您在夏天的时候用生姜或者辣椒用力摩擦手足,到了来年冬天,冻疮就不会复发了。事实上,这就是典型的“冬病夏治”中医预防养生思想的具体体现。
2、“冬病夏治”疗法源自哪里?
关于穴位贴药物用以保健治病的记载,最早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该书即有取桂、姜、椒、皂夹等辛香燥热之品制丸后纳入脐中有益精延寿功效。
3、如何理解“冬病”?
传统意义上的“冬病”一般是指易于在冬季发病或者在冬季病情容易加重的疾病。从中医学上来讲,“冬病”概念的外延要略宽泛些,主要是人体易于受寒气侵袭的疾病。
4、什么是“夏治”呢?
“夏治”理解起来其实比较容易,就是针对冬季容易发作的的疾病在夏天的时候进行对症治疗,以期通过改善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使冬病大大降低发病概率和减缓症状,有些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5、冬病夏治适应症主要有哪些呢?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咽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等。小儿体虚所导致的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腹泻、消化不良等。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主要适用于颈椎、腰椎疾病所导致的关节疼痛、屈伸活动不利;风湿性关节肿痛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对跌打损伤所致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对诸多肾系疾病能起到良好的调节肾脏功能的作用。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肿瘤放、化疗术后及手术后体质虚弱者,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疼痛,控制转移与复发。6、哪些人不适合敷贴疗法?
妇女妊娠期、结核病和糖尿病患者、感冒发烧、肺炎、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支气管扩张咳血、皮肤破损或瘢痕、对敷贴药物极度敏感的特殊体质患者,以及疾病正在发作者均不适宜敷贴治疗。此外,2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宜进行敷贴治疗,因2岁以下,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
7、敷贴局部起水疱如何处理?
穴位敷贴部位水泡的出现与否,主要与患者的体质差异及敷贴治疗的时间长短有关。局部起水疱是正常反应,一般不会发生感染。
对于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需嘱其注意仔细观察敷贴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需缩短敷贴治疗的时间,及时取下敷贴药物;然后观察贴药局部皮肤情况,若有红肿起泡,不要戳破水泡,可立即予矾冰液纱布湿敷,或外涂湿润烫伤膏、京万红等,痒甚则可外涂少量皮炎平类药物,尽量不要包扎,宜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即可痊愈;若皮肤红肿水泡严重,需注意预防感染,医院相关科室由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若敷贴过程中没有特别的不适,可适当延长敷贴时间,但睡前一定要取下敷贴药物。一般来讲,第一次敷贴的时间不必太长,以便观察皮肤对药物的反应,尽量不要让皮肤出现水泡,以免影响第二次、第三次的治疗,而第三次敷贴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皮肤起泡治疗效果更好。
年“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时间:
头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7月30日
中伏加强:7月3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穴位贴敷地点:
冬病夏治门诊
(各针灸康复科诊室)
医院首次集中贴敷:
时间:7月11日(星期日)
地点:医院食堂二楼多功能厅
编辑
何娇灵
审核
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