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
夏天的“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分为头伏、中伏、末伏。
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1日,“三伏”长达40天,7月11日至7月20日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至8月19日为末伏。
三伏贴
三伏贴,又名天灸,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法,源于清朝。是一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针灸学、经络学与中药学,将中药敷贴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刺激,以提高人体正气,抵御外邪,最终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贴▲
Vol.1
为什么冬病夏治贴三伏贴
夏天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利用药物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温阳利气、祛散伏痰的功效。
1.夏病冬治
患有呼吸统疾病等慢性病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
2.冬病夏治
“夏治”是选择夏天炎热季节,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作为秋冬存储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三伏贴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咽炎、体虚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疼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科疾病
痛经、产后头疼、产后风寒症等。
4.“痹症”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疼。
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亚健康患者。
6.儿童疾病
体虚易感冒,厌食,消化不良,反复咳嗽,腹泻,遗尿,汗症及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各种疾病。
Trip
注意事项
三伏贴贴敷好以后,要注意保护敷贴松脱。
1.活动
敷贴的部位尽量不要沾水,不宜过度活动,因为出汗会影响粘贴效果。
2.饮食
贴敷期间、忌烟、酒,忌吃辛辣油腻,海鲜等食物。
3.时间
单次敷贴时间不宜过长,成人6-8小时,12-18岁4-6小时,8-12岁3-4小时,3-8岁2-3小时。
4.皮肤
贴敷后局部皮肤会有轻度瘙痒、灼热感,多为药物正常反应,如果没有发红肿胀,可继续使用。如果局部起泡、破损,应立即揭下药膏,用碘伏消*,可部分涂擦红霉素乳膏,情医院就诊。
5.连续性
一般建议大家连续贴敷3年及以上。
三伏贴禁忌
并不是所以人都适合三伏贴。
1.孕妇及2岁以下的宝宝。
2.患有皮肤疾病的人。
3.患有严重心肺疾病,并处于急性发病期的患者。
4.热病症、阴虚火旺及有比较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器质性病变病人。
三伏贴贴敷时间、地点
三伏贴贴敷时间:
年7月1日-年7月10日
年7月11日-年7月20日
年7月21日-年8月9日
年8月10日-年8月19日
年8月20日-年8月30日
贴敷地点:
成医院医院
成医院一楼急诊科
-
拟稿:宁雪玲田锦辉李宝伟编辑:刘罗娜审核:段红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