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回忆童年,都是无尽的欢乐,仿佛当时的每个人都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但是当时的人们真的没有任何忧愁吗?
显然不是,只不过,曾经的忧虑对如今的我们而言,不值一提罢了。
笔者的童年在农村的乡野间度过,因此所记得的东西,大多逃不开一个“吃”字。
在那时候,所有孩子的思维,以及获得快乐的方式都一场简单,一两口零嘴、一餐美味足矣。
本文中,笔者要与大家分享的,是笔者小时候很喜欢吃的一种野果,大家都叫它“酒饼婆”。
它是生长在乡下的一种野果,当地的小孩要等着它成熟之后才吃,而大人却都趁着它没有成熟的时候,连枝带叶给弄走。
01酒饼婆的介绍
酒饼婆并非是这种植物的学名,虽然它的学名也不怎么“正经”。
这种植物的中药名叫做酒饼叶,也有人叫它假鹰爪、一串珠、石龙叶、土枇杷(《广西药植名录》)。
因为它的花朵与紫色的玉盘十分相似,因此它也被成为紫玉盘。
酒饼婆是一种灌木,通常最高也只能达到两米。它的果实长得十分有意思,看起来恍若彩色的串珠,又像是花色各不相同的“糖葫芦”。
十分容易勾起人的食欲。
它的花期在夏季至冬季,而结果的时间则是在6月至来年的春天,因此即便是现在,也同样是酒饼婆结果的时间。
02大人带走酒饼婆的原因
农村的小孩子喜欢酒饼婆,自然就是因为酒饼婆好吃。
那个年代的物质资源匮乏,小孩子们想要尝个鲜可不容易,类似于酒饼婆这样的野果就成为了当时小孩的快乐源泉。
在这一辈的童年回忆中,各种各样的野果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小孩儿是因为嘴馋,那么大人带走酒饼婆又是因为什么呢?
总不能是为了吃,毕竟想要食用的话为何不等到它成熟再采摘?
药用价值
除了好吃的果实之外,酒饼婆的药用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对于酒饼婆的药用价值,在《陆川本草》、《岭南采药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和《广西药植名录》等药典中皆有描述。
其中列举了如“治产后风痛,产后腹痛,恶露不净,痛经,消化不良,腹泻,肾炎水肿。”、“化湿,祛风,行气。内服消水肿,止咳;外用煎汤洗浴,杀螆止痒,止风疹痒块。”,以及“煎水洗疥癞烂脚,捣敷脚趾湿烂。祛风邪,祛瘀生新。”等功效。
其中种种,不胜枚举。
酒饼婆能够入药的部分便是它的根叶,因此大人在采摘它的时候,通常都会连枝带叶地将它弄走,就连根茎也同样不会放过。
经济价值
酒饼婆的茎干表皮韧性极佳,十分适用于作为人造棉和人造纸张的原材料。
此外,这种原料也可以用于制作麻制绳索以及其他麻制工艺品。
由此可见,无论是作为纯经济作物,还是带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的作物,酒饼婆都能够胜任。
酿酒
酒饼婆这个称呼的由来,便源于它的叶子能够制作成酒曲。
酒曲和酒饼所指代的食物涵义其实是相同的,之所以在酒饼之后还添加了一个“婆”字,是因为饮用这种酒的人大多都是女性。
无论是酒饼婆的果实,亦或者它的枝条和叶片,都能够制作成酒曲。
不过,鉴于果实的数量太少,而人们的需求又太大,所以大多数人还是使用它的枝叶酿酒。
只有果实还未成熟之前的枝叶和果实,才最为适合制作成酒曲。
因此,这造成了前面笔者所描述的现象——大人总是不等酒饼婆成熟就连枝带叶将其弄走。
03总结
酒饼婆的果实十分好看,这是笔者童年最为喜欢的色彩。
当然,笔者家的长辈也同样喜欢酒饼婆,因为用它制作而成的酒曲所酿的酒不仅清冽,还会有回甘。
笔者小时候总想着偷摸尝一口,可是大人藏得太严实,笔者一直没有得手。
如今长大后终于到了能够饮酒的年纪,再也没人管东管西,却因为笔者搬离从村,来到城市,身边再难找到酒饼婆的身影。
人生中总有憾事,如被淹没在密林之中的酒饼婆,亦如现在再难实现儿时愿望的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