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立秋已过,但有时还是会提不起胃口来。一到这个时候,外卖列表里最受欢迎的,除了奶茶,就非凉皮莫属了。凉皮酸辣爽滑,一口下去非常清爽。
每个不想吃饭的中午,我就一口凉皮,一口奶茶,爽歪歪!爽是爽了,但吃完以后......我咋拉肚子了......?
拉了一整天,近乎于虚脱的我,终于觉得有点不太对劲,赶紧把这个问题反馈给了食品技术员。
她告诉我:这些凉拌的食物,其实多多少少都有点卫生问题,尤其是夏季时,天气炎热。
为了验证,她专门买了4款凉拌食物,包括凉皮、牛筋面、擀面皮。
等送到之后,直接送去实验室检测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样品费.17元+检测费元=.17元检测结果出来以后,我可算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拉肚子了......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这种凉皮的微生物情况作出规定,但我们找到了一份广东省的地方标准,凉皮属于米面制品,恰好在这份标准的适用范围内。
根据标准,凉皮的菌落总数大于10万CFU/g就可以算作是不合格产品。而我们这次检测的凉皮,通通远超过了这个限值,都可以判定是不合格的产品。
即使是菌落总数最低的3号凉皮,菌落总数也有万CFU/g。而2号凉皮的菌落总数则达到了万CFU/g,超标倍。
很多人觉得隔夜菜不卫生,但即便是最容易滋生细菌的的凉拌菜(以凉拌*瓜为例),在冰箱里放置一天一夜后,菌落总数也只有98万CFU/g。
谁能想到呢,看起来现拌现吃的新鲜凉皮,居然比隔夜的凉拌*瓜还脏~
一般来说,菌落总数超标主要有几个原因:
1、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较差
2、包装容器清洗消*不到位
3、产品包装密封不严
4、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
总而言之,菌落总数值高,说明凉皮在加工-运输-储存的整个过程中的环境卫生比较糟糕。
另外,还说明凉皮可能已经不太新鲜了,有潜在的健康隐患。
再来说说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
凉皮这类现制售的食品,暂时没有对大肠菌群做出限量标准,我们找了一份预包装面筋制品的标准作为参考。
根据标准规定,所有样品的大肠菌群数量都不能超过CFU/g。
而我们这次测的4份凉皮,大肠菌群数量都超过了这个数值。有一款凉皮的实测值甚至达到了38万CFU/g,是限量的倍。
如果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说明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吃了大肠菌群超标的食物,很有可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
很多小伙伴吃凉皮后会出现拉肚子的症状,还以为只是体质问题,吃不了生冷食物。
殊不知,这是身体在对食物卫生做出的预警。
如果你也在疫情期间捣鼓过凉皮,大概就能明白它的微生物为何如此容易超标:
做一份凉皮,你需要依次揉面-洗面-沉淀-蒸面。
其中洗面需要反复七八次,沉淀至少需要4小时,这一套做下来,起码得6个小时。
所以很多店会提前一天做好,放到第二天再用;或者一次性做很多,然后分成几天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储存不当,就会容易滋生细菌。
也有一些摊贩用的是工厂生产的新鲜凉皮,会卫生许多。
但凉皮并不是到货就能吃的,往往是临近中午摆上摊位,然后一直用到晚上。
夏季气温高,如果是小摊贩,没有冷藏条件,街边、路边的卫生环境还比较一般,也会比较容易滋生细菌。
我们公司附近就曾有一家凉皮店,每天早上把凉皮切好,敞开放在筐里,等中午了直接拌给大家吃。那段时间,我们好多同事都华丽丽地拉肚子了......
经常听老一辈说,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让凉皮/米皮吃起来更爽滑,看起来更好看,会偷偷加点硼砂。
硼砂是有*性的,且不易被人体排出。如果吃多了这种食物,轻则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重则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竭。
世界各国普遍禁止把硼砂添加到食品里。我国原卫生部也在年将硼酸与硼砂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按理说现在管控得那么严格,市面上的硼砂凉皮应该不多了,但我们上网一搜:
好家伙,最近3年,居然还累计查处了43件非法添加硼砂案件。
真是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人铤而走险。
行吧,既然还有人在违规添加,那我们就来测一测。我们把之前的4款凉皮原样又买了一份,还去网上买了2款预包装的凉皮。
一起送去实验室测了它们的硼砂含量。
结果均未检出。看来正规品牌或者渠道购买的凉皮,基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除了凉皮之外,这些食物也曾被曝出添加硼砂:
其实我们理解:凉皮承载的,不仅是很多人对于家乡的记忆,更是很多人,对于夏天的记忆。
它于夏天的意义,恐怕和西瓜同样重要,不吃是不可能的。
但怎么选,怎么吃,很重要。
如果你和我一样,夏天这条命就是凉皮给的,那么不妨先看看我们的几条建议:
这个夏天,你们吃凉皮了吗?
如果你也有过吃了凉皮拉肚子的经历,或者你也爱吃凉皮,欢迎与我们分享~
参考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