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的功能除了消化与吸收外,尚有排泄。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主要于小肠消化和吸收,而大肠的主要功能则是吸收水分及电解质,不能消化的食物纤维及残渣,则和水分、肠内菌及脱落的肠细胞组成大便。
正常人的大便是条状、*色,重量不超过公克,次数在1至2次。但是大便的形状、颜色、味道、量及次数会受到饮食型态、运动、情绪、荷尔蒙及疾病的影响。增加饮食中纤维的摄取量可以增加大便的重量及次数,反过来若缺乏纤维则会减少。大肠有疾病时,例如:急性肠炎会改变水、电解质、肠内菌分布状况;情绪紧张压力大时也有可能会有便祕或腹泻的状况产生。大便的形状、顔色也会因为痔疮或肿瘤而呈现细条状或便血。因此肠道是否健康,可透过定期检视自己排便是否规律,以及便便的颜色、形状和次数来做判断。
每天上厕所的时候,看着马桶里的大便在水中展现各种形状。你是不是也会困惑不同的形状代表了什么样的意涵呢?事实上,在医学的领域里,我们将大便的形状,依据布里斯托分类法分成7大型:
01形状
大便的形状千奇百怪,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是为了便于医学上的讨论而提出来的分类,由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ofBristol)的希顿(Heaton)和刘易士(Lewis)两位学者提出的分类法,将大便形状分成7型,如颗粒硬球型、香肠状、蛇状、软块状、糊状、水状等等。倘若排出的大便是一颗颗硬球型的大便,相信大便的过程一定很辛苦,这种粪便通常干硬,需要花费很多的力气才可排出;而正常健康的大便是像蛇或柔软光滑的块状,能很轻藤地完成排便的行为。可参考图表进一步晾解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并对照表中图示对腹泻与便祕的界定。
从布里斯托的大便形状分类,第三型到第五型者可视为正常:第一型和第二型者较偏便秘;第六型和第七型者较近腹泻。
02气味
一般而言,吸收进过多营养成分,例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无法在肠道进行消化吸收,则这些物质经过肠内细菌的发酵便会产生臭味。此时要注意是否有进食过多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或是肠道本身因病产生的消化吸收问题,例如:粪便多泡沫,有酸臭味,一般多为糖类消化不良;有恶臭则以蛋白质消化不良或肠道有害菌过多;脂肪消化不良时,不仅味道不好,甚至也会有大便脂肪过多,形成脂肪便的情形,大出来的便会像油一样浮在马桶上;而有柏油样且呈腥臭味的粪便常是痢疾或上消化道出血。
03颜色
大便的颜色也是判断肠道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据。正常的大便因为含有胆汁所转化来的色素,所以呈现*色或金*色。若粪便呈现其他颜色,就表示健康出现警讯了。例如:发生腹泻时,排泄出的粪便为灰白色,则可能是肿瘤或结石引起胆道阻塞,导致胆*素无法随大便排出;若为黑色-在没有进食动物血制品、黑色的食物或药物的前提下,则是上消化道出血;若为红色则常是肛门直肠或下消化道出血。但必须注意有些食物也会改变便便的颜色,例如:火龙果、葡萄或西瓜汁,尤其是喝了冰冷的西瓜汁或大量的葡萄酒,未充分消化吸收的成分会随着便便排出,出现一大滩红色或黑色,看了直叫人心惊胆跳,以为发生胃肠出血而就诊,其实是虚惊一场。
由于国人罹患大肠癌的发生率愈来愈高,很多年轻人一解便发现颜色不对,马上杯弓蛇影怀疑自己得了大肠癌。事实上大肠癌若是长在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较有机会产生血便,且常合并大便变细、量变少的情形;至于若是升结肠或横结肠,虽然也会有便血情形,但主要是肉眼看不到的潜血反应,因为不易用肉眼察觉,所以常以贫血或可触摸到肿块来呈现,这也是为什么筛检大肠癌必须用粪便潜血反应的道理,因此若査觉便便有异状,不必过度惊慌,第一时间先自行观察,若怕看诊时无法清楚陈述给医生,也可使用相机记录。前文提及情绪也会影响便便的情况,所以,放竟心、细观察、早就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