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吴大真医食参考
文/吴大真
夏季的汤水宜清热利水、健脾化湿。葛花扁豆煲猪瘦肉汤便有此效,更兼有鲜美滋味的淡菜配伍,其汤味清润可口,且男女老少皆宜。
不同的季节时令要对应不同的饮食原则,吃对了,便会事半功倍,对健康大有益处。我给大家介绍一款适宜夏天食用的美味佳肴——葛花瘦肉汤,而这道葛花瘦肉汤,就和长夏湿邪盛的季节特点有关。
“长夏应脾而变化”
著名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言:“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这里所说的“长夏应脾而变化”,是指人体的脾脏与长夏之季相应。从中医学范畴讲,长夏是指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此时湿为主气。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脾脏主运化,喜燥恶湿,湿乃邪气,易伤阳气,尤其是损伤脾胃的阳气。
炎炎夏日,身体一旦受湿气侵袭,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令气机不畅,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水湿运不出去,导致腹胀、水肿、大便稀溏。水湿困脾,就会吃不下饭,胸闷想吐,其病机就是湿邪困脾。
很多人容易在夏天发生腹泻,其实从中医上来讲,除了是细菌和病*所致,更主要的是湿气入侵的原因。湿的属性其实和水是一样的,水属于阴,所以湿也是阴。它进入身体以后会侵入经络,从而会阻挡气在体内的运行。
由于脾主生化气血和运输气血,且喜燥而恶湿,一旦体内的湿气超过了脾的运化能力,脾功能受困,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例如腹泻、痢疾。又因为湿是阴邪,它必然会伤害对手阳气,正如清代太医叶天士所说“湿生则阳微”。湿气使气血都被调动到外面去后,致使体内阳气不足,人体里面较为虚弱,而至虚之处必是致病之所,闹肚子也就不奇怪了。
既然湿邪危害健康,我们就得想办法预防。如何预防呢?首先就得从饮食上入手。
长夏吃温食,宜清淡
中医营养学认为,长夏饮食适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元代养生家邱处机在夏季饮食原则上主张应“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也就是说,长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太寒凉;而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但可以增加进餐次数。
在湿邪为患的长夏季节,汤水宜清热利水、健脾化湿。我国南方地区大多天气湿热,不少人有吃辣椒的习惯,这是因为吃辣可以促使人体排汗,在闷热的环境里有较好的祛湿作用。
葛花瘦肉汤的做法
可是有人会说,我是北方人,不喜欢吃辣。没关系,葛花这时候就可以帮上忙了。
要做这道葛花瘦肉汤,需准备好材料:葛花15克,扁豆50克,淡菜克,猪瘦肉克,生姜3片。
将各材料分别洗净,把扁豆、淡菜、猪瘦肉、生姜切好,葛花用纱布包裹好,然后把所有材料一同下锅,加入适量水煲汤。待汤煲沸后开始改文火煲1小时左右。汤煲好了,取出葛花包扔掉,加入适量食盐调匀。另外还可以将猪瘦肉和扁豆捞出来,拌入酱油佐餐食用。
美味的葛花汤清润可口又,健脾化湿。
这道汤给人们带来的健康益处
中药葛花性平味甘,能醒脾、清肺。一般脾湿是由于脾失健运,饮食不化或水湿郁内引起的。《医林纂要》认为葛花可以“醒脾”。《滇南本草》上就说葛花“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可见它对健脾也是有效果的。另外《会约医镜》还记载“葛花,生用消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是说要让葛花发挥健脾的作用,也可以炒菜来吃。
葛花常见的炒菜搭配有配鸡蛋素炒、葛花炒肉片、葛花炒粉等,而且葛花也可以做馅料包饺子或包子。做法非常简单,一般用温水将葛花浸泡10分钟,清水洗净备用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加入扁豆呢?中医认为扁豆性平味甘,也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的功效。《本草纲目》里记载它能“止泄泻、消暑、暖脾胃”。还有淡菜,又名红蛤,属贝类,能补养肝肾,养人体后天之本。由此可见,这道葛花瘦肉汤对于夏季养脾祛湿有很好的效果。
这次大家应该记住了吧,即便在烈日当空炎热难耐的长夏,也不宜为了解暑而吃过多偏凉的食物,以避免给身体带来不适。煲上一锅葛花瘦肉汤,健脾胃又有营养,真是美味与健康同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原标题:《长夏必备:一个通过饮食解暑湿、健脾胃的好办法》